|
|
|
在最初的股市制度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只有占股市总量36%的社会公众股上市自由交易,属于流通股;另外64%国有股、法人股、原始股东及公司经营阶层的持股则属于非流通股,不在股市中买卖,其价值估算不是按照流通股的交易价格,而是按照公司的净资产。由此而产生的股权人为割裂现象不利于证券市场发展,从而出现了“全流通”问题。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宣布对股权分置进行改革,对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不再区分上市和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对原上市公司股份逐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应股改的需要,自2005年5月以后,股市中包括IPO与SPO的筹资功能完全暂停。2006年5月25日中工国际公开招股,暂停一年多的IPO开始重新启动,开启了中国股市的全流通时代。 |
|
(一)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即新股上市。
(二)新股发行程序:发行人提出申请-发审委审核过会-公开招股-询价定价-配售新股-摇号中签-上市流通
(三)申购新股要求:
上海证券交易所每一申购单位为1000股,申购数量不少于1000股,超过1000股的必须是1000股的整数倍。
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购单位为500股,每一证券账户申购数量不少于500股,超过500股的必须是500股的整数倍。每一有效申购单位对应一个配号。
申购时间为发行日上午9:30~11:30,下午1时~3时。
(四)申购新股程序:假设张三账户上有50万元现金,他想参与名为“××”新股申购。申购程序如下。
1、申购:XX股票将于6月1日在上证所发行,发行价为5元/股。张三可在6月1日(T日)上午9:30~11:30或下午1时~3时,通过委托系统用这50万元最多申购10万股XX股票。参与申购的资金将被冻结。
2、配号:申购日后的第二天(T+2日),上证所将根据有效申购总量配售新股。如有效申购量小于或等于本次上网发行量,不需进行摇号抽签,所有配号都是中签号码,投资者按有效申购量认购股票;如申购数量大于本次上网发行量,则通过摇号抽签,确定有效申购中签号码,每一中签号码认购一个申购单位新股。
3、中签:申购日后的第三天(T+3日),将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由主承销商主持摇号抽签,确认摇号中签结果,并于摇号抽签后的第一个交易日(T+4日)在指定媒体上公布中签结果。每一个中签号可以认购1000股新股。
4、资金解冻:申购日后的第四天(T+4日),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进行解冻。张三如果中了1000股,那么,将有49.5万元的资金回到账户中,若未能中签,则50万元资金将全部回笼。 |
|
|
|
|
|
9月,IPO融资规模接近1500亿元,创单月融资规模历史新高。不仅如此,9月还见证了另外4项新记录:新股平均融资金额、单一公司融资规模、单只新股冻结资金量、单只新股发行价格均创历史新高。>>>
详细内容
|
|
|
|
|
A股IPO步伐今年以来明显加快,但是新股发行市盈率及上市当日动态市盈率却是居高不下;并招致巨额资金囤积一级市场“打新股”,以博取一二级市场间的巨大价差。面对新股发行的“三高”化走向,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发行机制,如恢复市值配售,多发展询价机构等。>>>
详细内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