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批注——奖金比例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某国有银行对公业务员工小赵2011年的年终奖大概6万元,平时每三个月还会发一次“季度奖”,大概两万多元。除基本工资外,小赵全年得到的奖金12万到13万元。刚参加工作那年,小赵全年奖金加在一起3万元左右,占收入的一小半;第二年转正,奖金翻了一倍还多,到手有七八万,奖金占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去年奖金比上一年又有50%左右的增幅,全年共收到奖励性收入12万左右,占到总收入的70%以上。
储户对账
“一年光房贷加息加出来的钱,就把那点利息抵没了”
银行利润大幅增长的消息,让银行的许多客户们心里挺不是滋味,自己的钱存进银行给银行放贷赚钱,可一年到头的利息还抵不过各种服务费、手续费。至于“单边加息”这样的好事,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在目前利率缺乏竞争的情况下,银行业绝对不会这么“善良”的。“像2010年那样让银监会再清理掉一些银行收费,还比较现实”,一个拥有五家不同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储户说。
黄先生(非VIP的普通储户,主要使用借记卡一张,信用卡两张,交给银行各种服务费用五百多元,利息收入四百元左右):
“单边加息”的说法挺新鲜,但是我觉得银行不可能这么好吧?利息收入可是银行的大头。我要求不高,能把各种手续费降点儿就不错了,这么财大气粗的银行就少跟我们这些穷人计较一点儿吧!
交给银行的费用我只能列个不完全记录,因为很多都是直接从卡里扣的。先说转账的手续费,我常用的是工行卡,是单位的工资卡,去年一年两次往老家汇款,跨省不跨行,都是上限50块钱的手续费;给别人同城跨行转账四次,用的是网银,可以打折,也有一百多块钱;顺便说下网银,网银的U盾60块钱(好像是送的),电子口令卡两块钱,这是一次性的收费,没有年费。
出差的时候有好几次异地取款,收费标准是1%,上限100,我最多一次取了6000,就是60块钱,前后几次加起来也得有一两百。中间挂失过一次,比较便宜,10块钱。
信用卡我有两张,一张每年刷够次数可以免年费;另一张双币卡,年费100元。我觉得不太合理的是信用卡授信证明,我开过一次,要50块钱一份,其实我交了年费,这个服务为什么不能免费呢?
不算买理财产品和纸黄金的一些费用,上面这些加起来一年交给银行500多块钱。
至于我从银行拿到的钱,不算理财产品收益的话,就只有利息。我的钱存期都比较短,最多也就一年,所以利息不多。到去年年底,各种定期、活期加起来,有400块左右、如果存三五年的定期的话,年化收益可能有盈余吧。
但是银行借给我钱那利息就高了去了!我前年买房贷款的时候,每个月要还5700元,今年短信通知我涨到6000元了,光房贷加息加出来的钱就把那点利息抵没了,作为一个“房奴”,我是一听到加息就肉疼。
批注——同比增长
多次成为中国最赚钱公司的工商银行,2011年的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783亿元,同比增长43.4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2.26%。2010年有媒体测算,只借记卡年费一项,银行即可坐收197亿元。
“一元钱”破解银行新规,储户跟银行斗心眼儿
尽管利润已经如此火爆,银行业仍然在为进一步降低成本而努力。只是,这些努力即便有好的出发点,也很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储户的理解和支持,在实践中打了折扣。
存款利息微薄,贷款利息却居高不下;ATM机取出假钞只能自认倒霉;手续费想涨就涨,储户毫无还价余地;去窗口办业务,一等就是四五十分钟……储户们的抱怨和愤怒虽然无法撼动银行的丰厚利润,但他们往往会抓住各种机会跟银行“斗智斗勇”。
最近,一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的文章“一块钱破解银行新规”广为流传。文章作者称,最近工商银行的一些网点推出新规:取款两万元以内的持卡客户,一律要到柜员机办理。当他办理兑换外币业务之后,想再取几千元钱的时候,就被告知必须到外面的柜员机取。而作者在柜员机排队等候的时候,旁边的营业员却主动教了他一招:在要取的整数后面加一块钱,再到柜台办理即可,因为柜员机无法取出零钞。作者依样办理,果然在窗口顺利取款。
本报记者到北京的两个工商银行网点实验,都被告知取款两万元以下,转账5万元以下只能在柜员机办理;但当记者先排号办理其他业务之后,窗口的工作人员还是“顺便”办理了记者的小额取款业务,没用上“加一块”的小花招。不过,大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小额取款如果加上“零头”确实可以到窗口完成。
尽管银行方面的初衷是为了“低碳”环保,但网民们却不领情,一面倒地将矛头指向了银行,认为新规过于死板,不够“人性化”,还有不少人表示“学了一招,有机会也去试试”。收费下不来,服务上不去,利润太高,利息太少,即便银行方面有好的出发点和举措,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储户的理解和配合。
批注——硬性规定
@有时风清:
这个方法好,恶心死那些拍脑袋想规定的人。我以前在外出差,要替公司花钱,明明没有人排队取款非要我在柜员机取。我问他,柜员机给我打异地取款费的发票吗,要有章的。他说打不了。打不了我怎么报销?他才一脸不高兴地给我取了。节能是好事,但不能一刀切,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