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曾几何时,增发、配股一直是中国股市中机构和散户追逐的题材。自从今年3月出台的改革措施降低了证券市场再融资门槛,上市公司便纷纷推出增发、配股议案,然而有相关题材的个股却不约而同应声下跌,并且在发行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如:浦发银行刚推出增发预案,其股价马上便牢牢钉在了跌停板上;实施配股的浙江广厦、大商股份和巨化股份,其配股认购额均未完成,相应的承销商被迫成为这些公司的大股东。
无独有偶,新股方面也受到了很大挫折。安阳钢铁上市次日即跌破发行价,此后不久,有中国证券市场航空母舰和定海神针之称的股票——中国石化,也终于跌破了发行价,让很多一级市场的参与者尝尽了苦头。
表面上,这些情况的发生,与股市最近的低迷不无关系。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股市长期积累的和最近新产生的一些问题,是导致这次行情不振的原因。
政府和上市公司都有信任危机
好的市场应该是最规范的市场,而不是最投机的市场。但现在有人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但实际上,从融资、圈钱、骗钱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违规造假案不断;利用融资政策的放宽,上市公司纷纷推出配股、增发的议案;甚至政府也在股市还牛的时候推出了国有股减持方案,好在股市中套现。
长城证券某营业部的总经理陈羽指出,老百姓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觉得他们也和某些企业一样,在股市里圈钱。比如在国有股减持的定价上过高;现在计划的是10%的减持,但老百姓担心政府如果觉得减持的效果不错,还会增加减持的比例;还有某些国有企业成立刚一年,就被批准上市,并进行国有股的减持,违反公司法的规定。这些因素损坏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感觉。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陈羽分析到,10%的国有股减持没有伤及这一问题的皮毛。政府也是急于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提出了现在的方案。但对二级市场产生了影响,也阻碍了减持的顺利进行。这是管理层不愿看到的。
人们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很多也都集中在负面影响上。
很多上市公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进行投资证券,甚至把钱放在银行进行存贷,这些行为都昭然若揭,老百姓对这种“圈钱、骗钱”行为深恶痛绝。
用友、太太药业、闽东电力、中农资源等都在上市后不久,将募股资金中的几亿元进行证券投资或委托管理,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一个可悲的结果是,一些上市公司在委托理财中出现亏损,如北方股份在委托理财中亏损了34.7万元;上海金陵投资2.2亿元购买银广夏股票,或有损失可能上亿元。
这些鲜活的例子,也只是反映了中国股市小部分现象。老百姓产生对上市公司不信任感的原因还远远不只这些。今年以来被揭发的中科系、黎明股份、银广夏事件一个接一个;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甚佳的清华紫光的中期业绩让公众大跌眼镜,使人们对上市公司的预期大打折扣。上市公司素质这样低下,怎么能让人们放心把钱投在里面呢。
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一二级市场价格回归
股市和所有其他市场一样,遵循供求变化的规律。供大于求,市道就会看跌。在政府对融资市场化后,申请配股、增发、发行新股的公司趋之若鹜。据初步统计,现在两市公布增发、配股预案的公司有一百多家,初步统计需要资金200多亿。再加上新股发行,可以想象市场在资金上的压力。这改变了以前的供求关系,使股市承受了过度的融资需求,配股增发在人们眼里不再是好题材,却成为人们回避的对象。这导致了上市公司增发配股无法完成额度,其股票成为市场上人们抛弃的对象,股价下跌,也引发了二级市场的振荡。
定价太高是配股增发无法完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管理层推出的国有股减持不无关系。在股市还显繁荣的时候推出这项措施,决策层无非是想借股市形势大好的时机,以更高的价格将国有股转让出去,圈更多的钱。在这种心理的指导下,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的价格都较高,相对于市场价没有什么优势,吸引不了人们去掏钱。从实际情况看,增发配股价与市场价差距较大的,一般发行情况都相对较好。
中国股市的震荡也正在由二级市场扩展到一级市场。安阳钢铁和中石化跌破发行价是对一级市场不合理发行价格的反应,一级市场正在产生分化。在旧的审批体制下,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被限定为不超过15倍市盈率,转为市场定价的发行方式后,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达到30倍,一些股票的发行市盈率甚至达到了六七十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一级市场定价不合理是引发中国资本市场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关键。
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或增发配股的价格并不是越高越好的。因为股价高,会对公司的管理层形成极大的盈利压力。可中国的股市向来就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上市公司中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没有人真正对企业的经营负责,大家把股市看成一个圈钱的游戏场所,在游戏技巧上挖空心思,骗到了钱就不遵守承诺了,随意改变用途,投资证券、委托理财,不知其中有多少猫腻产生。在这种环境下,引入市场化的再融资做法,会为那些圈钱骗钱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有这样的机会,这些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会更加玩命地圈钱,就有了高的发行价。
但市场化的道路还是要走下去的,关键是要对一些可能的不道德行为加以约束。市场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它将给予这些行为应有的回应,市场价格将在发展过程中回归理性。融资市场化使得上市公司的圈钱意图更加显性化,更多的人开始抵制,上市公司偿到了苦头,这是一件好事。
发行受挫引发券商新的思索
最近一段时间对券商来说日子可不好过,特别是进入8月份,大盘下挫,成交稀少,经纪业务受到挑战。想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加以弥补,但许多券商所承销的增发和配股又被无情套住,被动地成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极大地影响了券商的正常经营活动。
平安证券是浙江广厦本次配股的主承销商,由于实际配股量只达到了额度的两成,该公司不得不认购了余下的份额,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该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虽然目前有包括他们在内的一些券商在承销发行上出现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减缓这方面的业务。不过,要根据目前证券市场的变化,加强风险控制。在承揽发行业务时,要选择一些有真正融资需求的公司。
虽然他坚定要将投行业务持续下去,但被占用上亿的资金终究对券商不是什么好迹象。即使可以将这些股票进行质押,但如果投资银行业务目前面对的形势延续下去,发行还是不顺畅,占用的资金将会形成连环套,可用的资金会越来越少,到时候,还有资金或资产可用吗?
长城证券某营业部的总经理陈羽在谈到券商的问题时指出,目前发行定价太高也不完全是券商的责任,在当前发行业务的相关规定下,定价比较滞后,一般发行的价格是在实施前一两个月制定的,而且弹性很小,要修改起来很困难。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包销的方式会产生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券商在做承销业务时,应该成立真正的承销团,通过分销分散风险。
安阳钢铁因为近期跌破发行价而广受市场的关注,其主承销商国泰君安的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谈到,现在市场上对配股、增发和新股的反感主要是缘自于心理上的因素,特别是针对国企大盘股。安阳钢铁的基本面其实不错,只是时机不好。谈到对券商今后承销业务的看法,该人士认为,为了降低券商的风险,一方面在定价上要合理准确;另一方面,要成立真正的承销团,分散风险。他向记者透露,国泰君安从今年起在做承销业务中,就开始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承销团了,承销团的成员都承担着一定数量的分销业务,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挂个名。在被问及券商如何解决被套在上市公司股票中的问题时,该人士告诉记者,有一个办法是,券商利用其自营业务的便利,以及其投行业务能够获得一手信息来源的优势,对股票进行操作,在适当时机将股票出售。
笔者对他谈到的最后一点发生了兴趣,在问及以后将如何操作股票时,该人士称还没有细致的内容可透露。笔者从该人士的这一观点中感觉,今后在一些质地相对较好、在本次增发或配股中股价下跌较大、且套住了某些券商的上市公司股票中,正孕育着将来上涨的机会。
增发、配股、新股发行等业务受挫对券商的投行业务来说是一件好事。以前券商总是认为承销新股没有风险,现在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配股没人要的现象出现,可以很好地促进券商在制定企业融资规模与发行定价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并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的承销方式。同时也对上市公司的盲目圈钱行为有所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