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率先试水公共服务领域
记者:作为全国金融IC卡应用推广试点城市,天津地区推出了哪些金融IC卡产品?
李文茂:目前,天津市金融IC卡推进工作在天津市政府的领导支持和各发卡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全国金融IC卡应用推广试点城市,天津市在金融IC卡发卡和行业合作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与天津市交管局联合发行了津通卡,成为金融IC卡加载行业管理的首次尝试;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在社保领域率先发行金融IC卡并成功加载“中银医达通”项目应用,为市民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今年天津城市一卡通公司与各商业银行积极合作,在公交、地铁等一卡通服务领域全面实现金融IC卡刷卡消费,标志着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全国城市一卡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天津市先后作为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工作试点、武警部队军人保障卡发卡试点以及芯片中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发卡试点城市,在社会保障卡和军人保障卡发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使社会公众对金融IC卡有了初步的认识。天津金融IC卡工作明显加快,金融IC卡社会影响日益彰显,所有这些工作都为我市金融IC卡全面推广开了一个好头,形成了良好局面。
记者:下一步,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继续深入推进金融IC卡工作?
李文茂: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指导加快金融IC卡推进工作开展。一是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有利于金融IC卡推广的政策支持。二是协调天津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天津分公司与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继续拓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行业应用空间。在“津通卡”“医达通”等已有项目的基础上开拓思路、积极创新,争取在菜市场、铁路、移动支付等项目上有所突破。
继续加强对金融IC卡工作的宣传和考核。各金融机构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把金融IC卡应用宣传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工作日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为金融IC卡推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行业应用仍有拓展空间
记者:目前,金融IC卡在推广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李文茂:首先,2012年以来天津市金融IC卡发卡量呈现递增趋势,但季度新增IC卡发卡量在季度新增银行卡发卡量中的占比增速还较为缓慢。从季度发卡量统计数字上看,天津市第三季度新增金融IC卡发卡量占第三季度总发卡量的11.25%,与金融IC卡增量发卡中占比超过15%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希望已具备发卡资质的商业银行对金融IC卡的应用实施资源战略化倾斜,先行投入,再计回报。在经营核算方面必须要符合广大百姓的利益,符合商业化运营利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利益。努力积极发卡、规模发卡,应以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应用带动发卡,并加快实施存量银行磁条卡迁移替换工作。
目前,天津市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交管领域的津通卡、医疗领域的社保金融IC卡以及一卡通服务领域的金融IC卡应用,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IC卡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拓展。金融IC卡在行业应用拓展方面的瓶颈往往不是技术实现上的困难而是与合作机构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突破此瓶颈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在政府积极引导、人民银行组织协调下,各方参与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利益均衡、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合作方案。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两个核心原则:一是要把持卡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技术上保证用卡安全,在制度上规避用卡风险,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保持清醒头脑,积极探索各种措施,合理消化成本,避免产业升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切实做到金融服务民生;二是要保证合作模式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严格按照PBOC 2.0规范统一标准,实现市场共建与互换,避免出现“多应用多标准”的资源浪费以及各自为战的垄断局面。
金融IC卡在整体安全性、促进技术升级、满足多种应用需求等方面都比传统磁条卡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小额支付及非接触式支付作为重要的业务领域和技术创新也使得金融IC卡成为了下一代支付技术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