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日市况】
周三两市大盘整体呈现平开后窄幅震荡的格局,股指今日仍处弱势,盘中热点相对匮乏,而石油板块受消息面影响大幅上扬。截至收盘,两市大盘双双收阴线。板块处于多数下跌状态,其中石油、医疗器械、船舶制造板块领涨,上涨幅度均在1.2%以上。而摩托车、煤炭、有色、物资外贸、化纤板块领跌,下跌幅度均在1%以上。沪指报收于2216.93点,下跌5.14点,跌幅0.23%,成交452.2亿,深成指报收9416.5点,下跌30.09点,跌幅0.32%,成交562.2亿,两市合计成交1014.4亿,与上一交易日量能基本持平。
【周边市场】
美股小幅收高,黄金下跌0.9%,原油上涨0.2%,欧股收低0.1%
美东时间6月26日16:00(北京时间6月27日0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32.01点,收于12,534.67点,涨幅为0.2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7.90点,收于2,854.06点,涨幅为0.63%;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6.27点,收于1,319.99点,涨幅为0.48%。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二收盘下跌,当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下属商品交易所(COMEX)8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3.5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1574.90美元,跌幅为0.9%。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二收盘小幅上涨,当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8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美分,报收于每桶79.36美元,涨幅为0.2%,盘中大多数交易时段中均有所下跌。
欧股周二小幅收低,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下跌0.1%,收报242.60点。德国DAX 30指数上涨0.1%,收报6136.69点。法国CAC 40指数下跌0.3%,收报3012.7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1%,收报5446.96点。西班牙IBEX 35指数股价下跌1.4%,收报6528.40点。
【后市研判】
市场缩量震荡短期仍将寻底
周三两市大盘整体呈现平开后窄幅震荡的格局,股指今日仍处弱势,盘中热点相对匮乏,而石油板块受消息面影响大幅上扬。截至收盘,两市板块处于多数下跌状态,其中石油、医疗器械、船舶制造板块领涨,上涨幅度均在1.2%以上。而摩托车、煤炭、有色、物资外贸、化纤板块领跌,下跌幅度均在1%以上。沪指报收于2216.93点,下跌5.14点,跌幅0.23%,成交452.2亿,深成指报收9416.5点,下跌30.09点,跌幅0.32%,成交562.2亿,两市合计成交1014.4亿,与上一交易日量能基本持平。
中海油招标开采南海油田,今天油服板块整体暴涨,今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981”号深水钻井平台矗立在南海荔枝湾,这是我国在南海海域打出的第一口深水油气田,这也说明中海油具备了深海勘探技术。厦门大学南洋学院教授李金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这些招标区块靠近万安滩海域,那里有大量丰富的油气资源,越南在万安滩海域已经开采了大量的石油,这次中海油公布的招标海域与越南油气田可能有重叠之处。李金明认为,开采石油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还有政治上的意义。“油井平台就像一个航空母舰,到南海争议海域开采石油是对我国主权最好的宣示。”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油服板块集体飙涨。因此,建议投资者对于该板块给予适当关注。
从消息面看,主要有:1、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从外贸领域、商务领域的相关数据来看,从这几个月,特别是5月份和6月份的情况看,形势应该不至于如此糟糕。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相信中国政府都能够从容应对,毕竟亚洲金融危机和前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也都从容应对,也都克服和战胜了,相信前途还是光明的。2、《证券日报》报道,截至6月22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7家拟上市公司相继终止审查。其中27家企业冲刺创业板折戟,占比73%。3、进入6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土地市场出现久违的高溢价率,万科、保利、恒大等多家知名房企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布局拿地,曾经冷清的土地市场迎来回暖迹象。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房企频频出现高溢价率拿地情况,最高溢价率达435%,而在5月份之前许多城市的地块频频流拍。
从技术上看,两市再度下跌收盘。目前,沪综指下行破位,深成指击穿半年线支撑,空头排列明显,由于缺乏反弹动力,继续向下寻求支撑是必然趋势。从目前看,前期低点2242点已经难以形成支撑,2200点将面临考验。
整体来看,A股的持续走低,主要是被国内经济的下滑所拖累,中国经济经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预计本轮经济紧缩期持续的时间超过以往任何一次调整,A股的表现恰恰是这一预期的真实反映。技术上看,沪深两市股指破位后,下探空间已经打开,市场主导力量被空方掌握,卖方力量还在宣泄中,不过,沪指在2200点、深成指在9200点的支撑力度较大,在这里出现技术反抽的可能性较大。
【首证视点】
今年以来共有37家拟上市公司终止审查
《证券日报》报道,截至6月22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7家拟上市公司相继终止审查。其中27家企业冲刺创业板折戟,占比73%。
该消息对市场构成利好。业内人士表示,自2月1日实行预披露新政以来,效果明显。无论是担任保荐的券商及相关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均感到新政的压力。仅2月、3月分别有12家、6家拟IPO企业,或被终止审查或主动撤回申请,若依旧想抱着侥幸心理闯关将自毁信誉,丧失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