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核心提示:根据前日公布的一号文件,中央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蛛网博弈推演平台,我们认为,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是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重要信号,也表明中央加快城镇化进程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决心。
一、确权颁证是土地改革加快的信号
土地改革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城镇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交易。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则是进一步明晰土地权利,为土地流转交易提供法律权利证明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农民自身利益,化解征地矛盾的重要方法之一。
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早在2008年就已启动,但在客观条件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压力下,这项工作在地方遇到不小阻力,一直以来进展缓慢,在某些地区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近郊土地升值,一些农村土地在确权之前就已经被卖掉,而剩余的土地涉及到村民间的利益分配难以确权;另一方面,农村土地的确权将不利于地方政府的征地,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地方政府不愿意也没有动力去推动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
但农村土地的确权是土地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而土地改革涉及到城镇化进程乃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对深受欧美经济衰退影响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尽管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面临阻力重重,但中央加快推进的态度日渐强硬。为从经济利益上引导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此次中央的一号文件已提出对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进行补助。
二、利益分配是土地改革的关键
土地改革的本质就是农民和政府的利益再分配和博弈。在现行征地的土地收益中,农村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在征地过程中经常矛盾激化,有的甚至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或正因如此,从去年年底的土地工作会议开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显然,做好土地利益的分配改革一方面能够让农业板块真正规模化经营的障碍真正消除,资本流入加快农业发展,而不仅仅靠政府免税、补贴去维持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动力。另一方面土地收益还归于农民,让80后90后的农村子弟挟土地资产货币化的财富消除顾虑去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从而提升城镇化的进程。
因此,如何分配土地收益成为改革的关键。重庆的地票交易制度试点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市场化配置,推进农地入市,建成了城市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并有可能得到推广。我们认为,不管重庆模式还是其他模式,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核心将是保证农民对于土地交易的参与权和分配权,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达到多方利益的均衡状态,而利益均衡的格局避免了社会矛盾,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综合来看,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是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重要信号,也意味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结合盘面来看,我们仍保持中期看好反弹的观点。根据行为分析,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植力度加大和提升内需消费的趋势,我们看好旅游行业存在的市场机会。
机构来源:广州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