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多数人认为弹性退休利大于弊
“您是否担心‘弹性退休体制’推行后会有不利的影响?”2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对公司单位的人事调度带来困难”,23%的受访者“担心出现老干部不想退休,新人难有施展才能的机会”,11%的受访者担心“有可能会对社会福利、就业等带来压力”,46%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不利影响,即使有也是利大于弊”。
“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每天都有新人需要就业,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高知’延迟退休必然会带来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就业困难。”大学生李舒瑞担心“弹性退休”不利于大学生、年轻人就业。张娟就职于某国企行政管理部门,衣着时尚,53岁的她看上去就像40岁,今年被单位要求内退,这是该企业要求女干部内部退休的年龄,“说是自愿,但其实是强制退休。”但她也表示理解,“退了也是给年轻人机会。”
林泓也表示,自己的学校退休人员不少,如果实施弹性退休,大家大多都会选择继续干的话,就占着编制,新教师就无法进来。
“低收入人群退休后退休金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售货员贾文芳认为,“高知”延迟退休对低收入人群不公平。对此,心理咨询师吴燕看法不同,她说:“普通职工退休后在领取退休金的同时还可以在身体力行的条件下选择再就业,领取双工资。”她相信“弹性退休”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能够更好地解决就业压力,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20年后基本都是两个年轻人养四位老人,这其中的压力大家都知道。最麻烦的是谁也不知道子女将来工作如何,闹不好还要老人补贴子女。”45岁的李先生是名教师,以他现在的情况退休后生活完全有保障,但想到子女工作的事李先生就头疼,他认为如果孩子工作不稳定,自己肯定要补贴他们,推迟退休可以缓解不少压力,毕竟工作的工资要高些。
抱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刚工作半年的刘晓,虽说工作还不稳定,可刘晓对退休制度大有想法。他觉得现在平均寿命大幅提高,50岁对许多人来说并不老,还有“余热”可以发挥;并且老人退休后不仅是儿女压力大,社会压力也很大,国家每年在养老、医保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推迟退休能够减轻财政负担。
大学教授杨燕绥分析指出,延迟申领养老金,还可以改善养老保险赡养比,有利于缓解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压力,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弹性退休制”需要保障制度支撑
“您认为何时实施‘弹性退休制’更好?”42%的受访者认为“这么好的制度,当然要尽早实施”,5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制度还不够完善,最好等一段时间”,6%的受访者觉得“这个制度并不是很好,不实施也罢”。
“‘弹性退休’就要体现弹性,根据不同的职业区别对待退休年龄,不再‘一刀切’。”在某建筑研究所工作的沈文良认为,“无论从职业、知识技能还是其他方面,现在的退休制度都不适合,改革是必需的。”对于“延迟退休的上限一致,对女干部有利”的看法,沈文良建议以不同的职业和自身身体素质作为退休年龄的条件更为科学。
“相关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弹性退休’可能会引起社会资源配置混乱。”大学生李舒瑞认为弹性退休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实行。他开玩笑说:“最怕老百姓在弹性的这头,干部在弹性的那头。”
“都希望好的制度颁布,但谁能保证制度可以按规定实行?”中学老师任泉丽对“弹性退休制度”的前景感到担忧。
“科学制定‘弹性退休’的一系列规定,需要相关部门听取各方意见,尊重社会规律,避免‘一刀切’现象再次出现。”47岁的某部门主管贾志亮认为,现在还不合适实施,因为部门还没有系统化的提出一套方案,相应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不够完善,将“弹性退休制度”推出会引起各种问题,无法体现出它的公正性。
评论员江德斌认为,在当前各种因素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实施“弹性退休”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如何照顾不同身份、不同职业者的利益,这应是政策着重考虑的问题。“弹性退休制”可以探索,可以讨论,但一定要尊重所有劳动者的意见,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文/记者张潇实习生王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