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层扶持推动大盘暴涨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大盘连续放量暴涨,随后三个交易日缩量调整。全周上证综指上涨3.75%,沪深300上涨4.53%,中小板指上涨2.53%,创业板指下跌0.44%。申万一级行业中,全周涨幅最大的是有色金属(11.28%)、采掘(9.49%)、化工(5.70%)、建筑建材(5.12%)、农林牧渔(4.74%)等,涨幅最小的是信息服务(1.55%)和食品饮料(2.37%)。其他行业涨幅都在3%~5%。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的上涨,导火线是温总理关于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部分中央企业增持、12月货币金融数据表明宏观流动性略有改善、以及证监会即将开展新一轮新股改革。
反弹逻辑存疑,高度有限
探究反弹的逻辑有助于对后市反弹高度作出判断。我们认为,本轮反弹并非是经济基本面改善推动的,而是部分资金炒作促成的。因为目前经济趋势仍在下滑;企业盈利尤其上中游周期行业和投资相关行业盈利将继续恶化,不支持股价暴涨和持续上涨;货币政策难以实质性放松,12月货币数据改善在预期之内且改善有限。因此这次反弹既不是经济基本面推动的,也不真的就是流动性改善推动的,而是部分资金利用上述几条利好投机所致。这些资金在短期炒作之后必将逐渐撤离,这决定了反弹高度有限,后市将震荡调整,上述涨幅最大的行业股价可能逐渐回归。
对于这种反弹,投资者一方面难以抓住,另一方面参与风险太大,因此切忌盲目追高。与其冒险参与,还不如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趋势性反弹尚须等待
目前经济趋势继续恶化,好消息乏善可陈。未来几个月M1同比逐渐抬升,但部分是季节性所致,并不意味着企业盈利改善;近期央行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这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持续大规模流出;两会前后会出台一些结构性刺激政策,但对市场信心的提升比较有限。
市场热切盼望流动性改善对股市形成支撑,但是流动性改善的过程将是缓慢的。短期内欧洲还随时可能爆出利空。因此不应急于一时,而是等大盘回调。
在配置上,我们继续坚持如下观点:上中游强周期性行业、下游高估值股票、中小盘、创业板挤泡沫的过程还没结束,尤其是创业板风险较大。因此建议关注低估值大盘蓝筹股(银行、类债券的铁路股),回避业绩预期不佳的强周期、高估值股票、中小盘、创业板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