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进入通胀期的中国,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率不如人意,另一面是企业求贤若渴,各种职位虚席以待。这其中,社交网络为企业和求职者们搭建起了一条崭新的渠道。那么,当招聘邂逅社交网络,它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一、用社交网络招聘,靠谱吗?全球范围内进入通胀期的中国,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率不如人意,另一面是企业求贤若渴,各种职位虚席以待。这其中,社交网络为企业和求职者们搭建起了一条崭新的渠道。那么,当招聘“邂逅”社交网络,它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用社交网络招聘,靠谱吗?
全球范围内,综合性社交网络( Facebook 、推特、人人网、开心网)都在亏损,但是这轮热潮中的另一个分支,以LinkedIn为代表的商务社交网络早已盈利,昭示着网络招聘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巨变。
华尔街日报在今年6月中旬的一篇报道中指出, LinkedIn在中国的用户数已经突破100万。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企业招募人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发布公司的招募信息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知晓,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选择面。然而,要想从几千个候选人中筛选出合适的人。这种信息发布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被“筛选成本”的上涨所抵消。
除网上招聘外,传统上最常用的方式是:找信得过的人推荐!关键词是“信任+推荐”,因为基于信任的(主动)推荐是所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最有效方式。
谁能够有足够多信得过的人,并让这些人帮他推荐候选人,而且操作成本又可控,那么,他的招聘就一定非常高效(效果和效率双高)。
再进一步,如能在网络上最大程度地再现真实社会中的“信任+推荐”,就能领先同行,更快更有成效地为企业招募到合适人才。
那么社交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什么?以美国为例,在社交网站成为网络主流后,最大的招聘网站Monster.com的职位发布量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对应的是,在LinkedIn 、 Facebook 、和推特上发布岗位的企业每月都在高速增长。
说一个任仕达招聘顾问Amy巧用LinkedIn的小故事:
2010年刚加入任仕达的Amy工作第一天就尝到了用LinkedIn招人的便捷。
当时Amy的客户需要招一位软件工程师,于是Amy选取了JD中的两个关键词SAP和SD模块在LinkedIn上搜索候选人,通过Profile初步选定了20位候选人后,并在加对方为联系人时即注明“我有个工作机会与你沟通”,以防被拒。最后Amy通过电话和其中一位反馈及时的候选人进行了深入沟通,并成功地将这位候选人推荐给了客户,给出了Offer 。
Amy介绍说:“我一直用LinkedIn ,快两年了,有时加联系人后反馈较慢,不如通过简历上的公司和职位名称用Cold Call联系候选人,看看候选人是否还在简历上所写的公司工作,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