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北方网消息(记者张晋):2月28日下午,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天津高新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天津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并公布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鼓励办法》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鼓励办法》。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工委副书记张世军、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以及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和华苑软件园的领导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天津高新区将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天津高新区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重大历史机遇,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为目标,在高新区核心区——华苑产业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08平方公里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基地通过做大做强软件产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培育IC设计和动漫游戏产业,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四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核心产业集群。到2012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300亿元,是2006年的5倍,使其成为天津市服务业的重要承载地,带动天津市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天津高新区软件园已拥有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和商务部颁发的“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四个国家品牌。据不完全统计,高新区十五期间软件收入年均增长38.5%以上,2006年的实现销售收入60.25亿元人民币。软件出口增长率达到33.4%,2006年达9058万美元。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高新区已形成软件服务外包、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数字内容、安防监控等多个优势领域,凸现出强大的行业聚集效应。高新区汇集了全市60%以上的软件企业和53%的系统集成企业。2006年新增认定软件企业39家,占全市比例的64%;新增软件产品认定数101件,占全市比例的62%;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数180件,占全市比例的61%;通过CMM3以上评估企业8家,占全市的80%。新的优势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承担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建设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收效。天津猛犸、天津百竹等有影响力、竞争力的30余家动漫游戏企业落户高新区,占全市的70%为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开端。截止2006年底,高新区软件从业人员达到16529人,其中博士72人,占总人数的0.44%,硕士411,占总人数的2.49%,本科生6573人,占总人数的39.77%,大专生4346人,占总人数的26.29%,其余为中专与以下,共5127人,占总人数的31.02%。
为加快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基地的招商引资力度,园区特设立“鼓励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鼓励办法》。自2008年起5年内,园区将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重点支持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支持领域包括软件产品与服务、软件和服务外包、动漫与数字内容、IC设计等。政策在扶优扶强、财税优惠、培训支持、人才奖励、创新支持等方面对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如对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软件100强企业在高新区设立的企业和机构,并规模化发展的,予以300万元至500万元的鼓励资金。
天津高新区将建设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天津高新区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难得历史机遇,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为目标,在滨海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产业发展重点围绕贮能电池、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四大板块,培养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到2012年力争实现产值600亿元,比2007年翻三番;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3000亿元,达到2012年的5倍,使其成为滨海高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承载地和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带动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天津高新区绿色能源产业2007年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试点。2007年,华苑产业区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100%。在绿色电池、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领域形成了三大板块:以力神公司、三洋能源为龙头的绿色电池制造业,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从电池材料生产到产品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以津能电池为代表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以歌美飒、苏司兰、西门子电气传动为代表的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部件制造企业,排在全国前列。
为了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高新区进一步完善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鼓励办法》(津园区管发[2008]2号),设立了“绿色能源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新能源企业上市、并购、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和发展配套企业等。高新区近期还将陆续出台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更优良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