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业今年出现新变化:过去粮食作物“一骑绝尘”,如今变成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并驾齐驱”,仅饲料作物面积就达52万亩。这只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一些数字和现象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已初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新格局。
据农业部提供的数字:去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共调减粮食种植面积8800万亩,增加了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达到30.4%,比1998年增加了3.5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各地从实际出发调减了比较效益低的劣质粮食种植面积,为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作物的发展腾出了巨大的资源空间,使种植业的基本格局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迈进,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已成为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新增长点。
各地还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粮食转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结构。2000年,种植业、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5.7%、40.6%,与1998年相比,种植业所占的比重下降了2.3%,养殖业则上升了2.1%,为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伏季休渔等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粮食生产条件差的地区,主动调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2000年全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144万亩,比上年多退耕地552万亩。为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全国实施了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计划,黄海、东海、南海已全面实施了伏季休渔制度,保护了生态环境,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