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纷扰虚实,暂时谢幕。9月28日晚,香港铜锣湾大酒店,夹杂着道德、流言、外资控制等诸多“口水”的黄陈之争终分胜负——出乎部分人士的预料,直至股东大会前仍保持沉默的陈晓最终留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而一直高调的黄光裕仅仅保住了大股东地位。国美之争已经不只是一场商战,更像是一部充满悬疑的电视连续剧。
胜负早有先兆?
据了解,在昨日国美电器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黄光裕一方所提出的5项决议中,包括“即时撤销陈晓作为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在内的4项议案均被股东否决,惟一通过的是“即时撤销本公司于2010年5月11日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陈晓一方提出的重选贝恩资本的竺稼、Ian Andrew Reynolds、王励弘为本公司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则全部获得了通过。但值得注意的是,否决与被否决的差距相当小。
这个结果出乎外界之前的普遍预计,即黄光裕会胜出,因为其所掌握着巨大优势——35%左右国美电器的控股权。但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征兆——最终决胜前一天,黄光裕仍在拉拢人心,这显然与其之前高调态度有所出入;陈晓则直至昨日特别股东大会召开时仍保持着“淡定”姿态。
对于这个结果,黄光裕方面表示了“遗憾”。“作为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没有席位,这并不正常。且我们对目前的战略方向并不认同。”黄氏家族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但第四项决议能够通过,还比较欣慰。”国美电器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是保持缄默,“知道结果就行了,暂时我们还没有什么可以说的。”而身在现场的黄燕虹也被媒体报道称,“眼眶红了”。
真正赢家是谁?
“结果很有戏剧性。”昨日,曾管理过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现任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胡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首先,黄光裕保住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未来一段时间内黄氏股权比例被稀释的风险也大大降低;其次,对陈晓来说,他保住了目前的职位及对国美电器的掌控权,“互有胜负、相对折中。但单从议案表决看,陈晓赢得更多些”。
“虽然保住了大股东地位,但与之前的预期相比,黄光裕总体还是失败了。”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对本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他打错了几张“牌”:“首先,民族品牌这张牌是错的,因为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众多投资者更看重利益,而不是品牌到底归属于谁;其次,黄光裕推出的董事候选人邹晓春,并不比职业经理人陈晓更为出色;再次,投资者不会忘记黄光裕身在狱中,更不会忘记当年给中小股东带来的损失。”
“黄氏低估了陈晓和贝恩的实力,特别是他们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能力。”胡刚则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机构投资者可能更认可陈晓的行业经验和能力。
还有人认为,陈黄之争的获胜者还有老对手苏宁电器。事实上,早前就有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借助这次国美电器的内斗,苏宁“就真的将超越国美电器了”。此前,苏宁电器发布中期财报已经显示,其营收超越同期国美电器的110亿,净利等于同期国美电器的2.05倍。
国美永无宁日?
不过,胡刚认为,国美电器长期看仍可能“永无宁日”。曾有媒体报道,一旦黄光裕失败,或将旗下300多家非上市门店独立出国美电器;且作为国美电器的大股东和创始人,他将会不断向陈晓发起新的攻击。“在明年发布年报前,即元旦春节前后,双方可能还有第二次决战。”胡刚大胆预测。
张马林却认为,“反过来想,所有的问题都公开显现之后,国美电器或将就此走上正轨。未来虽然纷争或将难免,但目前还是以稳定为主。”
香港大福证券认为,陈晓的5年计划会带来700亿元至800亿元营业额,并将继续提高门店的执行力来提高每间店铺的营业额,这对国美电器未来的业绩有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