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某北京企业的全国招商过程中,将直辖市重庆划入“三类”城市,引起重庆一经销商不满。昨天(11月13日),重庆的陈先生以地域歧视为由,将该企业告上法庭,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当天立案受理。据了解,这是国内首起招商地域歧视案。
被告呼吸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生态建材的公司。陈先生的代理律师梁炎廷介绍,今年9月10日,陈先生与呼吸屋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当时约定重庆市按一类城市代理标准执行,非独家销售呼吸屋系列产品。
两个多月以后,呼吸屋通知陈先生,重庆消费水平仅列全国三类城市水平,应按照三类城市代理标准加盟。三类城市首期加盟费为100万元,一类城市和二类城市加盟费分别为67万元和47万元。
重庆本来是直辖市,如今却划归为“三流”城市,陈先生觉得脸上无光、心里憋屈。更要命的是,三类城市要求独家加盟,加盟费比开始谈合作时高出了很多,大大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
梁炎廷律师认为,呼吸屋的做法完全不尊重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是典型的嫌贫爱富。陈先生在起诉书中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按原先约定的合作条款与其签约。
呼吸屋公司总经理任淑会则表示,企业选择市场开发区域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地区消费水平和能力,将重庆定为三类城市,只是市场层面的公司行为,与行政区域划分没有关系,也没有贬低重庆的意思。
据介绍,呼吸屋给城市分类的具体依据是各地政府统计公布的2006年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依据的是哪个城市的人能花钱。其中一类城市标准是年人均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元,主要包括广州、上海、无锡、北京、深圳等41个城市,是属于目前中国最能花钱的。
根据《200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58亿元,常住人口是2808万人,年人均4998元。这个数字不仅没法和北京(20716元)、上海(24562元)和天津(14298元)相提并论,还低于581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专家分析称,只用单纯一个指标来判断市场的消费能力难免有局限之处,判断一个区域市场的消费能力,除了考察年人均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总量指标和增长速度。
都是中国人,凭什么鄙视重庆?除非你不是人,没良心!我就是个重庆人,看了这儿贴感到很无聊、愤怒,我爱我的家乡,重庆永远是最棒的!
重庆好得很没人会在这里感到穷
重庆本来就是个三流城市,“西部龙头”没错,可那毕竟是个“西部”龙头啊。
重庆应当建省,老让人家拿省与市比
支持重庆
无知的人搞歧视,悲哀啊,中国以前不穷吗?现在怎么样,重庆地处山区,都还搞得好,沿海地势好,象个宝一样,照顾起来的,有本事象重庆一样能够自己往上爬。
我们重庆应该看到与别人的差距,努力缩小与别人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重庆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而不是在这儿辩护。如果我们真的做好了,就不怕别人说闲话。还有,我们不应该把主城与农村区分开,如果区别开,那就和区分开重庆于上海北京一样了。
都是中国人,何必搞歧视,有富有贫。重庆人山区太多。有的地方是很穷,其他省份就没穷人?内地和沿海是没得比的!但是重庆在内地的影响力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些歧视农民和穷人的听好了:“翻开你的户口本。往上翻三代。你前辈一样是农民!”我觉得重庆人就像他地理一样。勇于攀登!
呼吸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真的是不会做生意。重庆按行政区划来分,确实有3000万人口,但按城市功能来分,主城重庆近1000万人口,这部分占重庆相当的消费能力,人均消费绝对在10000万以上。这些人,这些消费水平,难道还抵不上成都、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吗?有钱不赚,傻瓜一个。
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