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深圳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会议上获悉,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据深圳证管办统计,自我国设立证券市场到今年10月底,我市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为深圳地方经济发展融资累计已达589亿元。
治理结构跃上新台阶
从去年9月开始,深圳证管办加大了我市上市公司治理规范的管理工作,使我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就监管而言,深圳证管办先后制定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操作指引》等10多条规范性管理规定,并对近20家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检查,通报批评或处理了严重违规的上市公司。同时,我市上市公司开始注重利用制度化构建企业管理模式,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和运作,使我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如大部分公司都按规定设立了独立董事,截至2002年6月30日,我市已有77家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总人数为182名,而去年底仅有38家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总人数也仅为74名。
昨天的会议指出,我市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工作仍十分艰巨,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改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披露仍存在不准确、不充分的情况,在涉及公司治理、关联交易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财务处理方面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少数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重大会计差错进行利润操纵的情况。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未能处理好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缺乏合理的制衡与激励机制。
提出具体规范要求
昨天的会议要求,上市公司人员、资产、财务、业务应与大股东彻底分开,完善公司章程并严格遵守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应规范运作,三会投票表决应予规范,董事和独立董事辞职应依法进行,激励制度应在规范的前提下实施,充分发挥董事会秘书在信息披露工作中的作用,规范公司的股权托管行为,规范上市公司员工包括董事、经理在上市公司之外的持股。
记者从会议上还了解到,在我市上市公司中涌现出一批主业较突出、运作较规范、发展较稳健的上市公司,其中部分走在全国各行业的前列,为深圳市争得了荣誉。据有关方面统计,2001年深圳有近30家上市公司税后利润在5000万元以上,其中17家在1亿元以上。
深圳市副市长宋海、深圳证管办主任张云东、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