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固达电线电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溯源新政,以数字化溯源体系为核心,重构线缆产业质量生态。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要求构建“源头赋码、识码用码”的信息化追溯机制,电线电缆行业正式迎来质量安全追溯的政策指引。但在此之前,固达电线电缆集团已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质量安全的高标准、严要求,提前吹响了数字化溯源的号角。通过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数据,不仅提前完成政策溯源目标,更以技术创新重塑行业信任机制,为质量强国战略提供了优秀的固达实践样本。
Ecode码实现技术破局,成功构建全流程追溯生态
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溯源实践始于2019年,作为先行先试企业代表,其在行业率先将Ecode质量追溯码应用到生产全程。通过为每卷线缆赋予唯一“电子身份证”,将产品信息与原材料采购、产品说明、物流流通等各环节深度绑定,并汇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形成“一物一码”的闭环式管理,消费者只需掌上扫码,即可获取产品批次、防伪认证等各项关键数据、信息,实现质量信息的全流程“透明化”“公开化”。

Ecode码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质量追溯的“信息孤岛”问题,更推动质量管理进入数字化阶段。此外,固达电线电缆集团还打造了贵州线缆行业首座CNAS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达国际标准,为溯源数据提供了权威背书。为进一步搭乘“数据快车”,2019年,固达还引入了“精益制造APS管理系统”,打通了销售、生产、设备等各端口数据链条,实现线缆材料、人力等成本动态可查可控及无纸化信息传递,为企业的精益制造和服务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企业实践到行业规范,为行业标准赋能
固达电线电缆集团的溯源探索并未止步于技术应用,而是向标准化、规模化持续迈进。2023年,企业深度参与《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标识应用指南第2部分:电线电缆和光纤电缆》国家标准制定,将自身实践经验转化为行业规范,实现线缆质量追溯从“企业自证”升级为“全民共证”。

2024年,固达实现全品类线缆Ecode码覆盖,率先完成《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实施意见》,并接入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与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这一成果不仅让固达获得“全国电线产品质量追溯先进企业”称号,同时,该企业数据中心还与国家市场监管部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标杆案例推广,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参考的溯源范式。为线缆行业推进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智造升级,5G+AI驱动质量治理变革
在溯源体系建设基础上,2025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爆发”元年,固达电线电缆集团再次抢抓先机,深入推进数字化智造转型,打造贵州线缆行业首个“5G+AI大模型”数字工厂。通过部署527路AI高清电子眼、AGV无人叉车及智能调度平台,实现设备互联频次达10万次/秒,日均处理12TB生产数据,关键环节自动识别与动态预警能力显著提升。这种“溯源+智造”的协同模式,使固达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5%,设备利用率提升至92%,真正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凭借突出的产品核心竞争力、高透明的溯源机制及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固达电线电缆集团广受市场青睐,旗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花江峡谷大桥、大连湾海底隧道、新疆新华水电博州30万千瓦伏电站项目、华为数据中心等300余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并远销东南亚、欧洲、中美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销量始终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在质量强国的时代命题下,固达电线电缆集团以数字化溯源体系为支点,撬动了质量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变革。从政策响应到标准制定,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固达用六年实战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质量追溯之路。随着5G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固达将进一步深化“溯源+智造”双轮驱动战略,以创新科技筑就线缆质量安全新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