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末,天津全市结存到期应兑未兑储蓄国债2564笔,7142.17万元。
据了解,储蓄国债自1994年发行以来,至今已有29年,到期国债兑付本息款项由财政部在各期国债到期时划拨至承销银行,部分购债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众购买国债后,经过3年或5年的时间,常常忘记到银行办理兑付,个别还存在因病或身故等原因无法到银行办理兑付的情况,导致相当规模的到期应兑未兑储蓄国债资金常年“沉睡”在各承销银行,成为不计息的闲置资金,既增加了承销银行的管理成本,也给购债群众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面对沉睡“国债”,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开展到期国债提醒兑付工作,组织各承销银行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力争储蓄国债投资者应知尽知。
从2019年至2022年末,天津市已累计完成兑付3.52万笔,唤醒“沉睡”凭证式国债到期资金32.4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辖共办理提醒兑付业务4690笔,金额4.56亿元。
目前,天津多家国债承销银行根据提醒兑付工作特点,完善前台业务系统操作流程再造,建立储蓄国债到期未兑付信息台账,采取了到期国债则弹窗提示等多种兑付提醒的方式。买过国债的市民快查查是否有到期未兑付的国债,尽快“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