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聚焦构建长期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编辑:刘子安 2022-09-20 10:09:58

  作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我国公募基金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正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27万亿

  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27万亿元大关,基金产品总数超过1万只。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0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证券公司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者超过7.2亿。与此同时,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持股总市值达到了6.62万亿元,其中持有A股总市值达到5.98万亿元,与A股同期流通市值相比,占比为8.4%。公募基金已成为A股市场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公募基金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至2021年的发行份额(按照基金成立日计算)分别达到了1.38万亿份、3.10万亿份和2.98万亿份。德勤最新报告指出,从1998年起至今20余年的时间里,公募基金已发展成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参与主体。公募基金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主动管理、基金运作、信息披露、人才机制等方面有先发优势和成熟经验。近两年公募基金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权益类基金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固定持有期公募基金供给力度加大,有利于投资者实现长期投资及价值投资。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金公司测算,2021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规模为229万亿元,其中机构端银行/券商/互联网及三方等渠道所服务的客户资产规模约为185万亿元。伴随市场改革带来供给端扩容、财富积累推动需求端提振,预计2030年居民金融资产规模将达486万亿元,其中产品端公、私募基金/股票为代表的偏权益类资产占比将从21%提升至31%。该机构指出,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正经历从实物资产更多转向金融资产的拐点。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对记者表示,在居民储蓄转移的过程中,公募基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募基金是公开透明的专业投资工具,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因此,普通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购买基金入市。过去两年来,新发基金规模均达到了三万亿元左右,正体现了这一趋势。

  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募基金行业也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基金公司和持有人之间长期利益的一致性正在成为行业转型和改革的焦点。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基金管理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5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从“准入-内控-经营-治理-退出-监管”全链条完善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管要求。《办法》再次强调着力完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全面构建长期激励约束机制。要求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一定股权锁定期,保持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长期稳定,规制股权质押行为,夯实股权事务管理责任。要求董事会对经营层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基金管理公司应将长期投资业绩、合规风控情况等作为关键岗位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2022年6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鼓励基金公司采用多样化激励约束措施并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文件鼓励基金管理公司设计中长期激励机制,研究并采用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权等方式,使得员工与持有人的长期利益进行绑定,实现员工和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发展并与持有人长期利益保持一致性。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一方面,资管机构应建立健全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完善薪酬递延制度以及核心人员奖金跟投机制;另一方面,各机构应实施多样化的长期激励制度,包括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等方式,实现员工与公司、持有人长期利益的一致性,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则对记者表示,对于产品持有人而言,合理预期的稳定回报和产品安全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来说,近几年主动权益产品的投资占比不断提高,对其专业能力,尤其是投资和研究能力、风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格外重视这几块业务线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