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被约谈 专家:保护个人信息应是快递标配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消费日报网 作者: 编辑:郭小琳 2020-11-30 08:58:47

内容提要:  圆通速递(600233.SH,以下简称圆通)员工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件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11月25日,上海市网信办微信公众称已约谈了圆通公司,要求其认真处理员工违法违纪事件,加快建立快递运单数据的管理制度。

  圆通速递(600233.SH,以下简称圆通)员工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件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11月25日,上海市网信办微信公众称已约谈了圆通公司,要求其认真处理员工违法违纪事件,加快建立快递运单数据的管理制度。 

  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泄露客户个资,是一种严重的失职问题,会对圆通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也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安全的潜在问题,影响圆通的品牌形象,事情已经发生、应主动赔偿并积极正视管理缺陷,尽早做出整改,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 

  圆通被责令整改 

  今年7月份,不法分子与圆通多位“内鬼”勾结,通过有偿租用圆通员工系统账号进入公司物流系统,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再通过微信、QQ等方式层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至不同下游犯罪人员,最终导致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东窗事发,相关犯罪嫌疑人于9月落网。11月16日起,多家媒体刊载相关报道,“圆通内鬼租售账号导致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民热议。11月25日,河北邯郸警方介绍,相关6名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落网,将于近期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起诉。 

  11月17日,圆通曾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均通过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着力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圆通的回复,并没有让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11月25日,上海网信办发布了约谈圆通的公告。公告称19日下午,上海市网信办网安处会同青浦区网信办、青浦公安分局、区商务委、区邮政管理局约谈了圆通公司,责令要求圆通公司认真处理员工违法违纪事件,做到信息对称、及时公开、正面应对,加快建立快递运单数据的管理制度。 

  同时,上海网信办表示,下一阶段将依据《网络安全法》,持续深入推进网络生态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早有贱卖客户信息前科 

  圆通频频惹怒消费者 

  泄露并贱卖客户信息,圆通早有前科。有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圆通就曾被曝光泄露逾百万名客户信息:通过一个“单号淘”网站,以0.3元到1元不等的价格,即可买到包含收件人和寄件人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的完整单号信息。这些单号数据信息24小时实时刷新。更可怕的是,一个在圆通速递站点刚寄出的包裹,15分钟后就能在“单号淘”网站上查询到详细的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当时圆通方面就表示,可能存在“内鬼”,“事后已加强内部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2013年信誓旦旦,如今故态复萌,而且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如此简单粗暴,暴露出圆通管理依然不过关。 

  值得关注的是,圆通还因为服务、丢件等问题频频惹怒消费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表示,“双十一”快递圆通一共三单,结果都有问题,打客服电话没有人接,公众号投诉没有反馈。甚至指责圆通,“同样是双十一,只有你们问题频出。”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的怨气更重,丢件、不派件等问题投诉量在11月26日这一天高达57条。有消费者表示,以后值钱的东西都不会再用圆通。

  圆通并非个例 

  多家快递公司均涉及用户信息泄露 

  有媒体报道,网上存在贩卖快递用户信息链条,涉及多家快递行业企业,申通、德邦、圆通、韵达等纷纷卷入其中。对此,上述各家快递公司均表示就此事展开调查。德邦快递回应称,目前,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正在全力配合网安部门调查处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已成立由多部门参与的联合调查组,后续将向公众公布详细调查进展。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个资泄露在快递业存在普遍性说明企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却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说明没有将用户放在重要位置、也缺乏全心全意围绕客户服务的理念,所以保护个资不泄露应该成为快递公司的标配、而不是竞争优势。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