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缩”的银行结构性存款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刘子安 编辑:郭小琳 2020-11-27 12:11:00

  天津北方网讯:那些有意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的投资者近期是否发现结构性存款很难再买到了呢?没错,结构性存款总规模近几个月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大幅萎缩。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至今年10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为79447.45亿元,较上月末下降了10304.32亿元,降幅达11.48%,创今年年内最大单月降幅;这一规模同比2019年10月也下滑了23.21%。

  结构性存款是是什么呢?监管层为何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呢?

  结构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是高于一般性存款的,一般性存款可以保本保息,但是结构性存款原则上是不保息的,利率会随着市场波动,至于是否保本,要看产品的规定。总体来看,结构性存款的安全性高低,主要取决于高风险投资的资金比例,投资的比例越高风险越大,投资比例越低风险越低。

  结构性存款整治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2019年10月28日,针对部分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中国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治理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降低购买者对结构性存款的“热情”,年初以来结构性存款总额持续增长,并在4月末首次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14万亿元的历史峰值。此后,在严监管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自5月份开始逐月下降,5月份至9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每个月分别压降3009.61亿元、10109.2亿元、6547.19亿元、7523.93亿元、4402.58亿元。至8月末跌破10万亿元,降至9.42万亿元,完成了管理层此前制定的在9月30日之前将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至年初规模的目标。

  而将规模压将至年初规模并不是最终目的,监管层的目标是将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至年初三分之二水平。以10月底的规模计算,若要完成压降至年初三分之二水平的监管指标,11月和12月两个月还需合计压降约1.5万亿元。

  结构性存款被监管层“盯上”的原因之一,首先就是出现了假结构性存款,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将可以拿到最高收益的条件“装样子”,例如约定黄金价格在每盎司1000美元以上波动就可以拿到最高收益,这种约定几乎是肯定可以达成的,在此情况下结构性存款就变相成为银行高息揽储的工具。

  其二是有一些所谓的结构性存款中根本就没有金融衍生品,只不过是打着结构性存款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

  从监管层的角度看,压降结构性存款还有两条原因: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信贷资金的“空转”。受年初以来的疫情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放“抗疫贷款”,“抗疫贷款”不仅“保量”而且“价廉”。如果某企业成为重点抗疫企业(须被纳入央行名录),那么贷款利率可以低至3.05%,再加上财政贴息50%,最终的贷款利率就是1.525%。这意味着1亿元贷款一年的利息为152.5万元。在三月末某些结构性存款的年化利率可以超过5%,如果某些企业拿着贴息贷款去购买结构性存款,就有可能获得约3.5%的年化收益率,这就是典型的“金融套利”,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贡献,这也是导致4月末全国结构性存款飙升至12万亿元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结构性存款凭借其灵活的“存款+投资”组合深受购买者的偏爱,但无形中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负债成本增加势必首先会向贷款方转嫁,这与管理层“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相左。如果无法转嫁给贷款方,银行的息差空间就会被严重挤压,最终影响到银行的利润和质量。

  因此,监管层意识到这些症结,采取了压降结构性存款的措施,避免经济、金融机构和贷款人的利益受损。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