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迫出局的龙头企业创始人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中国企业家网 作者:付迎爽 编辑:徐林轩 2017-02-22 09:14:35

内容提要:商界波谲云诡,企业创始人出局并不鲜见。他们或在企业合并中被排挤出局,或在跟资本的博弈中被迫离开,或在与政府的周旋中心灰意冷。

  摘要:商界波谲云诡,企业创始人出局并不鲜见。他们或在企业合并中被排挤出局,或在跟资本的博弈中被迫离开,或在与政府的周旋中心灰意冷。

  祸起萧墙,企业管理层内讧;资本入局,殊死博弈;政治漩涡,心灰意冷......

  GE、思科、苹果、波音的创始人们,就曾面临如此窘境。他们迫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公司后来的发展成就,被迫出局。虽然他们离场方式各异,结局不尽相同,但他们曾在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仍能对当下的企业有所启示。

  砺石商业评论今天特梳理“那些被迫出局的龙头企业创始人”案例,分析他们如何创业,又如何离开所创立公司,希望有助于当下的企业管理者们能有效规避问题,助力矛盾的化解。

  爱迪生:被GE扫地出门

  虽然爱迪生一直被称作通用电气(GE)的创始人,但当真正的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爱迪生就已经离开。通用电气公司建立真正的推动者,实际上是美国著名的摩根财团。

  发明家和商人爱迪生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但由于爱迪生经济问题不得不寻找经济资助,于是成立了爱迪生电灯公司,以便为实验提供经济资助,他找到几个股东愿意出钱资助他。

  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

  1882年9月4日,电灯率先在位于华尔街的摩根大楼点亮,从此开启了电气时代。1889年,摩根财团开始出资帮助爱迪生的研究工作,并推动爱迪生把自己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成立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

  为了增强竞争力,在金融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Pierpont Morgan)的主导下,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在1892年与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为“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简为GE)。

  新公司由汤姆森-休斯顿公司的董事长查尔斯·科芬(CharlesA. Coffin)领导,爱迪则黯然出局。

  当然,科芬在将GE变成一家伟大公司方面贡献卓著,创造了能人辈出的人才选拔机制。而GE公司也秉承了发明家爱迪生的传统,让许多实验室里的发明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出了许多伟大的产品。

  沃兹尼亚克:真正的苹果之父

  1975年3月,在一次聚会中(就是后来名留历史的硅谷“家酿电脑俱乐部”首次聚会),沃兹从聚会上取得一份仿英特尔8008微处理器的技术规格文件,赫然发现竟与五年前自己设计的奶油苏打电脑相去不远,他内心里的自制电脑梦再次被激发。

  聚会结束当晚,沃兹就在纸上完成Apple Ⅰ(当时仍未命名)的设计草图,第二次聚会时他将设计图发送出去进行交流,一开始是默认以摩托罗拉6800作微处理器,后来他在1975年6月的旧金山西方电子展(Western Electronic Show and Convention)上找到规格相容,价格减半的MOS 6502微处理器作为替代品。

  万事齐备后,沃兹利用下班时间在惠普办公室组装Apple Ⅰ。在1975年6月29日的晚上10点钟,Apple Ⅰ的屏幕上显示出键盘所输入的字符,个人电脑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

  1976年4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Wozniak)和罗恩·韦恩(Ron Wayne)三人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不过韦恩很快就离开了苹果公司。

  1977年,沃兹尼亚克不负众望,又成功设计出了著名的“Apple Ⅱ”,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功能、键盘、电源和造型的个人电脑产品。“Apple Ⅱ”成为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并迅速被市场所接受。苹果电脑也成为当时美国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

  但是,在设计“Apple Ⅱ”期间,沃兹就已开始与乔布斯发生争执,两人关系每况愈下。1981年,刚拿到飞机驾照的沃兹在驾驶飞机起飞时发生意外,送到医院幸无大碍,但呈现失忆状态,五个星期后才逐渐恢复。1985年,沃兹正式离开了苹果公司。

  尽管沃兹尼亚克名声没有乔布斯大,但其实他更应该被称作“苹果电脑之父”。人们对他在电脑史上的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其贡献一点也不亚于乔布斯,他对个人电脑工业设计的才华和理念无人能及。而乔布斯的能力则体现在对市场的洞察。在早期员工的印象里,乔布斯是那种不是特别容易共事的人。

  波萨克夫妇:创立者被管理层解雇

  1973年,莱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并加入DEC公司成为一名硬件工程师。1979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学习,不久认识了商学院实验室主管桑蒂·勒纳(Sandy Lerner)。1980年,波萨克和勒纳结婚。

  1984年,波萨克夫妇利用了部分WilliamYeager和Andy Bechtolsheim构建的斯坦福大学路由器的源代码,在自家的车库里设计和制造出了“多协议路由器”,并试用在斯坦福大学的网络。波萨克和他在斯坦福的同事们在16平方英里(41平方公里)的校园区域里,克服了各种电脑不兼容的问题,成功地连接了该大学的5000台电脑,创建了第一个真正的局域网系统(LAN)。

  这对夫妇向斯坦福大学请求制造和销售这种多协议路由器,但没有得到校方支持。于是,他们决心自己创办公司。波萨克夫妇喜欢旧金山英文“San Francisco”的读音,也喜欢旧金山的代表性建筑“金门大桥”。他们原想用“San Francisco”作为公司名称,但按照美国的法律,任何公司不得以城市名作为产品品牌名称,于是就使用“San Francisco”的后五个字母“cisco”注册了公司 (logo一直是小写字母形式),同时将“金门大桥”作为公司的徽标,代表通过信号进行连接和沟通。“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就在1984年12月诞生。

  1986年3月,思科公司向犹他州州立大学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台路由产品——AGS(先进网关服务器)。此后,思科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也引进了外部资金,希望研发更好的网络技术,提供更先进的网络产品。1988年,摩格里奇(John Morgridge)开始担任思科公司的CEO。1990年,这家互联网设备制造商股票上市,波萨克夫妇一夜暴富。

  不过,他们与摩格里奇等人的分歧却越来越多,经营理念南辕北辙。在几次激烈冲突后,思科的管理层无奈解雇了桑迪·勒纳,莱昂纳德·波萨克也随之辞职。波萨克夫妇将价值1.7亿美元的思科股票变现,离开了亲手创立的公司(他们在1990年代离婚)。

  然而事实证明,摩格里奇是一个明白人。他清醒的认识到,思科已不再是一个光靠技术研发就能发展壮大公司,要从家庭作坊式的经营管理中脱离出来。摩格里奇为思科找到了一个新舵手,就是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1995年1月,46岁的钱伯斯正式接替摩格里奇,成为思科新任CEO,开始掌舵这家网络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思科创造了互联网历史上最辉煌的业绩。

  威廉·波音:退出公司、卖出股票

  威廉?波音从小便接受着精英教育,儿时在瑞士读书,大学时则回到美国,在耶鲁就读机械专业(当时还没有航空专业)。1903年威廉?波音移居华盛顿州开始投身于木材生意(西雅图市最初是一个木材加工为主的海港城市,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继承父业的威廉?波音在商业中也如鱼得水,在33岁变成为百万富翁,这也为他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本。

  威廉·爱德华·波音

  1915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威廉·爱德华·波音(William Edward Boeing)第一次乘坐了飞机。这次飞行经历使他着迷、激动。威廉·波音很快在飞行学校里学会了飞行。他与好友合作,招募了20个工人,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用手工的方法造出了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蓝凫”(B&W)。

  1916年7月15日,威廉·波音创建了波音公司的前身太平洋飞机制造公司(Pacific Aero Products Co.) 。后来,威廉·波音将公司改名为波音航空公司(Boeing Airplane Co.) 。

  1929年,波音(Boeing)、普惠(Pratt& Whitney)、汉密尔顿(Hamilton)、西科斯基(Sikorsky)和其他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UnitedAircraft and Transportation Corp.)。“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成为一个集航空材料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飞机制造、航空邮运、航空客运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托拉斯性质的航空界巨人。威廉·波音担任董事会主席。

  正当波音公司发展至第一次巅峰时代独孤求败时,一场“空邮丑闻”彻底摧毁了整个“波音帝国”,也导致威廉?波音离开了他一手缔造的公司。

  1933年,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新晋白宫主人FDR罗斯福面对糟糕的股市、惊人的失业率和各项重挫的经济指标决定施行新政,核心聚焦于“救济、复兴和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航空邮政方面则听从了新任邮政总监的意见:取消所有的邮航契约,所有航线均由陆军接管。

  商业航线交由陆军接管,这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一时间空难频繁,航空事故比“熔断”新政下的股市还惨。罗斯福总统决定废除由陆军接管的新政,决定将邮航权归还大众。

  随后,“1934年空邮法案”(也称布拉克法案)出台。该法案中规定,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商不能与航空公司有任何联系,这对“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造成了致命的打击。1934年,“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被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联合飞机公司(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也就是现在的“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波音飞机公司(BoeingAirplane Company)和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 Transport,2010年与美国大陆航空合并为“美国联合大陆控股公司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

  虽然政府为了表彰威廉?波音为航空业做出的贡献,在1934年为他颁发了航空届最高成就奖“格金汉”奖章。但过多的政治因素让威廉?波音心灰意冷,他宣布退出自己亲手建立并经营了18年的公司,并辞去了公司的所有职务,售出了手中所有的公司股份,并发誓从此和公司再无干系。

  1956年9月28日,威廉?波音驾驶着私人快艇在海面上闲游时突发心脏病,在蓝天和大海间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次年10月28日,第一架生产型的波音707-120型喷气机下线,世界在波音飞机的带领下进入了喷气旅行时代。

  威廉·波音离开后,公司还是保留了BOEING的名字,并开始了重建波音企业帝国的漫长道路。1961年,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尽管威廉·波音早已离开,但他的名字已经永远和这家公司,乃至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结语

  没有哪个创业者愿意被迫从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企业中退出,但公司发展壮大以后,在资本的介入、管理层利益冲突或种种外部因素之下,创始人逐渐对自己的公司失去控制权,而最后不得不离开。

  爱迪生、波萨克夫妇都被管理层踢出局;沃兹尼亚克还没有等到苹果产品被全球粉丝疯狂追捧,就早早离开了公司;威廉·波音因为过多的政治因素宣布退出自己亲手建立并经营了18年的公司,并发誓从此和公司再无关系。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对如今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引以警戒。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