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伴随着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的步步紧逼,传统银行网点也在向“智能化”转型。引入智能叫号机、自助填单台、可视柜台VTM、视频通话设备等先进机具,注重人机互动,并通过互动媒体采集用户行为信息,为银行业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银行物理网点的发展趋势。
“以前我最烦在银行填表格,现在银行有了自助填单台,这件事就简单多了。”在中国银行近日在本市开设的一家智能化银行网点里,前来办理汇款业务的市民王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自助填单台上刷身份证登录系统,屏幕上显示的业务表格中就已经填入了姓名、身份证号、通讯地址等相关个人身份信息,王女士只需再补填汇款金额等其他金融信息就可以了。在电脑上填好表格后,王女士拿到了一个二维码单,随后持该二维码单到柜面办理汇款业务,柜员调入王女士填写的电子单据,直接在系统中处理,很快就办完了这笔业务。由于王女士不用一笔一画地填写纸质表格,银行柜员也不用再将表格录入到系统,这笔汇款业务比以往大约“提速”10分钟。
不仅如此,在这家智能网点里,市民使用智能叫号机刷卡取出号条的同时,大堂经理就能通过手持PAD了解该客户的基本情况,并能依据其持有的产品信息,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不久前,招商银行也在本市引入了可视柜台VTM。使用这台和ATM“长得差不多”的自助设备,市民可以与银行客服人员进行远程视频交流,办理以前在ATM上办理不了的一些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业务。现在,可视柜台已经可以办理结售汇、客户资料维护、一卡通激活、到期换卡、风险评估、协议维护、转账汇款、彩票以及理财产品等多项非现金业务。
花旗银行也在本市推出了智能化的网点服务。市民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设备直接与花旗银行分布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专家进行远程对话交流,获取外汇、股票、房地产等各类市场最新信息,听取专家的分析和预测。
事实上,通过自助设备办理无卡存取现金、自助缴费或转账、自助购汇、自助申领银行卡等,银行在网点智能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屡有尝试。
记者观察
腾出精力应对潜在需求
对于银行来说,把常规化的简单业务留给机具去处理,并充分地利用人机互动,“智能化”网点在拓展银行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现有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为银行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劳动,使得银行得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和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大数据”的支持,而银行在对传统网点进行的“智能化”改造中,也特别注重了数据的采集。中行智能网点内设置的移动终端业务体验点、用于业务介绍的互动桌面、手机同屏设备、二维码墙等所有的互动媒体都具备采集用户行为的功能,而这都可以为银行分析用户业务偏好、验证销售具体产品市场策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