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编者按:今年以来,在估值修复要求支配下,钢铁行业持续跑赢大盘。同时,日本发生大地震,让国内钢铁行业的走势平添变数。本期《中证面对面》邀请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和长城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乔培涛,对当前钢铁股的估值修复行情进行深入探讨。
估值修复会否延续
主持人:目前钢铁行业整体估值处在什么位置?就横向与纵向比较来看,钢铁行业是否依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郑东: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钢铁行业估值相对比较低,目前PB是1.6倍,PE平均大概是15倍-16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比较高,大约是60倍-70倍,而周期类股票比如金融、地产、钢铁股还有蓝筹股估值相对比较低。从钢铁行业基本面来看,钢价从今年1月份开始上涨,通常来讲,钢价和股价有正向的相关性,钢价上涨将为股价上涨提供动力。因此,钢铁行业在一季度已基本具备了估值修复行情的条件,和大盘相比是跑赢大盘的。
主持人:有哪些利多因素可能支撑估值修复行情继续演绎,又有哪些利空因素可能会阻碍估值修复行情?
乔培涛: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估值。从大小盘分割转换来说,去年四季度基本是小盘股活跃的行情,今年一季度大盘股开始转入一个兴奋期,钢铁股随着周期性蓝筹股的活跃进入一个估值修复期。但是,相对而言走势还是偏弱,是跟随大趋势而动。根据历史来看,钢铁股估值一直偏低,它与A股总体有一个折价率,现在基本处于折价率的历史平均值附近。从这个角度而言,现在估值是适中的,没有过于低估和高估。而PE如今虽然偏低,但是从更大范围来说,机械是20倍左右,地产和银行是16倍左右。因此,钢铁行业估值再上一个台阶,难度比较大。
就钢铁行业基本面来看,最大利多是钢价上涨,两者的正相关性非常强。最大的利空是原材料上涨,因为原材料带来的成本压力很大。根据目前情况,我认为钢价在一个小周期范围内已经见底,3月下旬到4月份可能会盘整和缓慢回升。二季度的协议矿价已确定,是170美元一吨的水平,但矿价这一轮下跌后再一次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可预想的利空基本已可预测,而利多方面钢价可能上行,今年竣工工程的比例将比去年提升超预期,上述是支撑行业的利多和利空。从宏观角度来看,利多是今年的基建和保障房建设会超预期。最近我们做了调研,发现保障房的建设比大家预期的更快。而利空的因素是今年房地产的投资会不会下滑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