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减轻进一步上涨压力不大
“我们预计下半年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不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国内C PI将在6、7月份达到年内高点之后开始回落,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将明显减轻,全年CPI涨幅3%的目标有可能实现。”
他给出四点理由:一是因为受欧洲债务危机及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需求下降使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减轻。二是中国近期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可在一定程度下减轻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收窄将成为一种趋势,这也可能减轻因外汇占款增加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给物价造成的上涨压力。最后,国内资产价格近期涨幅明显趋缓,资产价格上 涨对 物价 的推 升作 用也 将减弱。
国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周炳林也 表示 : “ 通胀 已是 强弩 之末。”他说,6月份的C PI虽然可能因惯性微幅摸高,但是市场通胀预期不会因此而加强。从数据来看,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3%,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也随之下降,6月底报3 .28%,较4月份下降约20个基点,较年初下降40基点,加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比上个月回落7 .6个百分点,证明各经济主体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基本解除。
周炳林提到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被认为是判断中国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对经济走势有较强的预判性。
7月1日该指数发布当天,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就发布报告称:“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呈现缓解迹象。”报告表示:当前,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比如,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各主要发达国家通胀水平较为温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措施效果逐渐显现,上游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向下游传导的压力有所减缓。随着天气好转以及政府打击农产品炒作工作的开展,前期上涨较快、较多的蔬菜和绿豆、大蒜等小品种农产品价格明显回落,新涨价压力明显减弱,有利于稳定社会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