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日报:天津滨海新区50亿元订单助天津企业增效
为推进天津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深入开展,滨海新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引导和支持本地企业和基层单位结对开拓市场、促进生产经营。近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本市及新区企业签订建筑钢材、机电设备、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等产品采购协议近50亿元,大力促进本市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效益、增强竞争力。
据悉,滨海新区今年海空港、铁路轨道、公路道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增加值将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作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滨海新区建投集团在近期投资建设项目材料使用计划中需采购建筑用钢47.68万吨,机电设备15968套,水泥混凝土454.18万立方米,沥青混凝土456.65万吨。为将全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新区建投集团提出,重大项目建设要体现拉动内需作用,积极吸引更多本市及新区企业参与新区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采购项目竞标等工作。
不久前,新区建投集团下属海河下游开发公司在东西沽还迁房建设中,在同质同价、合法依规的前提下,与天津奥的斯公司签订117台客梯采购合同,合同金额总计4320万元。据了解,新区建投集团已与本市及新区企业签订的采购协议涉及建筑钢材、机电设备、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方面,将有力促进本市机械电子、建筑材料、轻纺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扩大市场、加快发展。
今晚报:塘沽计划出台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暂行办法
记者获悉,塘沽区目前已经安排招商专项经费1000万元,并计划出台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暂行办法,重奖项目引荐人。力争通过大项目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确保经济增长在今年二季度好于一季度。
在招商工作上,塘沽区提出今年前两个季度要实现外资到位额2亿美元,增长10%,内资到位额86.3亿元,增长84%的目标。目前已经安排招商专项经费1000万元,并计划出台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暂行办法,重奖项目引荐人。对工业生产性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引荐人,分别按注册资本实际到位额的5%。、7%。予以奖励;对属于世界500强、全国行业排名100强的项目,再增加3%。奖励;对引进金融业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在塘沽区设立全国性金融企业总部核心业务部的,给予扶持资金500万元,区域性规模的给予扶持资金200万元;对于各类银行在塘沽区设立的一级分行给予扶持资金200万元。
每日新报:天津852万人已经拥有“个人信用报告”
如果要证明自己是谁,你会怎样?“出示自己的身份证”,你会这样回答。如果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可信之人,你会怎样?你会回答“出示自己的信用报告”吗?在现代社会,个人信用报告已如每一位市民的“经济身份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市民对于自己是否拥有一张“经济身份证”并不了解,或者只听说过“个人信用报告”这个名词,对于其中写了什么也不清楚。
张小姐拥有信用卡已经两年了,当记者问及“是否查询过自己的信用报告”时,她表示并不知道自己还拥有这样一张“经济身份证”,但她对于这份报告中记载的内容非常好奇。
李先生将自己对于“个人信用报告”的了解归功于对七折房贷利率的申请。“我原先也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份报告。到银行申请房贷利率下浮,结果被告知以前曾有过几次逾期的记录,不能申请七折利率,我才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去查询了自己的信用报告。结果才知道以前几次疏忽,已经在报告中留下了‘污点’。”
像李先生这样的市民很多,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中,“个人信用报告”第一次走入了他们的视线,也第一次让他们感受到其威力——凭借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记录,每月数百元的利息优惠可能顺利到手,也可能无缘企及。
据了解,2004年1月1日尚未还清或之后新发生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其中。这个数据库是由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它就像一个“信用信息仓库”,采集、保存、整理个人信用信息,为商业银行和个人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市民即使是与外地的银行发生过贷款、信用卡等信用交易业务,银行也会自动将其相关的个人信用信息报送到数据库中。
这个数据库只是个“记事本”,而不是“黑名单”。它只是如实地记录市民原始的信用信息,不加任何主观判断地生成其信用报告,而不会写上任何好与坏的评语。
截至2009年3月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了本市8522942个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只要市民在商业银行办理过贷款或信用卡业务,或者开设了个人结算账户,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信用报告。
作为社会经济网中的一员,谁也没办法保证自己的交易伙伴都是熟人。个人信用报告记载了市民以前在信用交易中的表现,正是向陌生人证明自己诚实可信的最好手段。在欧美,几乎每个有经济活动的人都有个人信用报告,贷款买房、申请信用卡、买保险、租房、找工作、享受政府福利,个人信用报告处处都要用到。随着个人信用报告应用的日益广泛,它也将成为我国公民的“经济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