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5月22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提出四条指导意见。本来体制改革对市场的长远发展无疑有利。但古语有云“弦动别曲,叶落知秋”,“大病初愈”后的市场信心本就处于微妙的脆弱平衡中,此时讨论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就会令市场自然而然地担心起在征求意见结束并发布后,即7月份前后,会重启IPO。这也是导致股指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笔者认为,IPO即便重启,对市场的影响更多地将体现在短期和心理层面上,不会改变中长期的趋势,原因有二。
首先是长期来看,本次改革有两个值得关注之处:第一是促使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且力求剔除虚的定价成分,在报价和申购方面违规的承销商和询价机构将很可能受到处罚。核心思想就是剔除不合理的定价和报价。第二是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将可能不允许再参与网上申购,从而令申购机制自然而然地向着中小投资者倾斜,上述两点意见将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是从中期来看,根据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A股历史上重启IPO一共有六次,重启后的一个月内,上证指数上涨的概率反而高达80%以上。可见IPO重启对于A股中期走势并不构成利空,只是对近期的心理层面压力不容忽视。打个比喻就是挽弓射箭,没射出去之前对于对面每个人都是利空,但真等到利箭离弦射中目标之后,对于对面尚存的人来说都是利好,因为反击的机会已经来临了。
从技术面看,由于股指连续的上涨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导致技术指标出现背离,因此定义当前调整的级别是短线的深幅度调整,未必能够达到中期调整的级别。预计未来的走势可能先跌后涨,上证指数2500点整数关口将是比较强的支撑区域,原因如下:第一是股谚有云“脚踩头涨”,意思是调整至曾经的头部区域时可能获得支撑。回顾上证指数自1664点以来的上涨历程,也曾发生过两次“脚踩头涨”,但这两次脚踩头涨都不是一回踩到前期头部的高点就立刻上涨,而是有所异化。要点是本次调整一定要吞没掉前次头部的最后一根中阳K线的全部实体才能上涨。比如2009年3月3日的调整低点就吞没了2008年12月8日的中阳实体,而2009年4月28日的调整低点再次巧合地吞没了2009年2月16日的中阳实体。如果本次调整也历史重演地吞没掉2009年4月20日的中阳实体,则判定支撑区域将位于2500点整数关口附近;第二是在本次1664点以来的上升行情中,上证指数一直都是依托10周均线上涨,该均线的位置下周即将上升到2500点以上。顺便说一句,即使是此前从6000点下来的“山体滑坡”行情,在跌势确立之后,也几乎没有有效突破过10周均线阻力,因此该均线为重要的多空分水岭。
总之,宏观经济的回暖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环比回升依然是二三季度的主基调,只是市场需要短期的技术回调,后市可能先跌后涨。操作上,后市宜回避涨幅较大的高估值个股、累积涨幅较大的中小盘股,关注以金融银行,石油石化,钢铁,券商,铁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大盘权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