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日报:津郊成世界500强掘金地
昨天,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本市郊区对外开放工作呈现出招商引资质量逐年显著提升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本市已有西门子等4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津郊投资93个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7亿美元。随着世界500强企业越来越多的在津郊落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人才管理、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样板,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据了解,本市郊区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充分放大并主动承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围绕主导产业和一批重大项目的延伸配套确定招商重点,发挥区县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地缘优势,突出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和以大项目招商,紧紧抓住大项目不放手,千方百计把大产业、大资本、大公司引到区县。市农委积极为区县招商引资活动搭建平台,支持和引导大项目、好项目向区县转移,推动重点项目配套企业落户区县。同时,本市郊区先后建成一批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这些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水平先进,极大地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本市郊区。据统计,2008年,郊区新批投资总额超500万美元的大项目97个,合同外资额16.5亿美元,占郊区新批合同外资总额的91.6%。东丽区的津滨威立雅水业项目、北辰区的汉森风电动力设备项目、武清区的满孚首成项目、大港区的亚什兰化学项目、宁河县的玖龙纸业项目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津郊。特易购、威立雅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津郊投资了3个项目,西门子等6个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增资,增加投资达2.38亿美元。
北京日报:北京市出台66项政策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为首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信贷支持;按照国家产业振兴规划,推出本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都市工业等6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六大措施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昨天市政府出台金融支持、帮扶企业和稳定扩大就业措施共66项,从三大方面全力促进北京经济的平稳发展。
31项措施保证金融支持力度
当年人民币贷款新增额不低于上年
“力争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额不低于上年水平,各银行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新增额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贷款新增额增长幅度。”昨天上午,市金融办主任霍学文介绍说,本市出台了金融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意见共31项,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据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统计,到2008年12月末,北京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306亿元,增长16.7%。
本市还将支持银行机构加快在京建立信贷专营机构,如金融机构在京设立独立核算的服务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和“三农”的信贷专营机构等。鼓励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和信用状况较好、产品有市场竞争力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贷款重组和贷款利率优惠等支持。
石油交易所、环境交易所、林权交易所……本市还将加快构建要素市场体系。鼓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保险机构在京发展,推动区域性保险中心市场和再保险市场建设。
此次出台的金融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意见中,开展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措施包括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等。本市支持在京设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信托计划及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还将大力推进“收益权质押加专项账户监管”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模式试点,加快政策性住房开发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开展房地产项目收益债券试点工作,逐步将试点扩大到本市其他重点行业。
而在提升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水平方面,本市将推进“一卡通、一网通、一费通”工程。同时还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首都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增强金融强农惠农能力。
29项措施帮企业应对危机
50亿元资金推动产业发展
昨天本市公布的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新措施共29项,内容包括促进产业发展、鼓励开拓市场、改善融资环境、加大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困,以及完善服务和管理等六个方面。
市工业促进局新闻发言人常青昨天介绍说,按照国家产业振兴规划,推出本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都市工业等6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完善产业链条,带动产业整合,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引导相关企业加快集群化发展。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本市提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大调整重组力度,推进商贸、农业企业的资源整合,完成5个以上企业重组项目,培育千亿元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在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方面,除了加大政策采购力度等外,本市还将统筹财力,将支持外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资金规模扩大到2.5亿元。调整中小出口企业的认定标准,扩大享受中小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地方配套政策的范围;提高对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费的补助比例;对企业参加境外展览的费用给予补助。
在改善融资环境方面,本市将充分发挥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的作用,2009年融资规模扩大到300亿元,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节省30亿元以上。
本市还将统筹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推动产业发展、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其中,对2009年重点推进的在建和新建投资项目,凡在2009年9月30日前实现投产的,优先给予当年固定资产贷款的全额贴息补助,补助时间暂为1年;对有产品和市场的企业、供应商缩短还款期或买断供应商商品经营的商业流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支持。对为2009年本市工业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稳定扩大就业
六大措施共投入29.6亿元
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促进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完善就业特困人员托底政策、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本市昨天公布的关于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六项措施包括了就业、培训自主创业、保障托底等事关“饭碗”的方方面面。
“不少政策此前已经有了相关规定,此次是更加扩大了范围,提高了标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任建新告诉记者。
企业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了缴费义务,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已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稳定就业岗位措施且没有裁员或少裁员的,可申请享受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企业当年新招用城镇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
本市还鼓励本市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等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其中,个人创业第一次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再次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上述贷款反担保比例由30%下调到20%。
本市还扩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享受范围,由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城镇失业人员;增加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次数,由终身享受一次调整为每年可享受一次。
2009年在全市社区新开发1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安置规模由现在的2万人增加到3万人,实现经认定的就业特困人员年内全部得到安置。
对来京的农民工,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招聘洽谈等免费就业服务。2009年度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来京农民工专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
任建新表示,此次稳定和扩大就业六大措施将涉及补贴、培训资金等29.6亿元,将从失业保险基金和财政资金中支出。RB112
帮扶企业方面
2.5亿元助企业
开拓国际市场
统筹财力,将支持外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资金规模扩大到2.5亿元。
50亿元助企业
调整、技改、贷款贴息
统筹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推动产业发展、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重点项目9月30日前投产
可获全额贴息
2009年重点推进的在建和新建投资项目,凡在2009年9月30日前实现投产的,优先给予当年固定资产贷款的全额贴息补助,补助时间暂为1年;对有产品和市场的企业、供应商缩短还款期或买断供应商商品经营的商业流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支持。
稳定扩大就业方面
不裁员企业可获补贴
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可申请享受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按本市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562元。
创业贷款额度提高
个人创业第一次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再次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合伙创办小企业的,贷款额度由每人不超过5万元提高到不超过8万元,最高50万元。
免费培训
终身一次变每年一次
城镇失业人员由终身享受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为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由人均每次550元提高到每次1100元。
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由每人次1329元提高到每人次2400元。
突出贡献可获一次性奖励
对为2009年本市工业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公益性就业岗位今年增1万个
2009年在全市社区新开发1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安置规模由现在的2万人增加到3万人。
河北日报:北戴河成立特困人口供养中心
经秦皇岛市编制部门批准,隶属北戴河区民政局管理的北戴河区特困人口供养中心近日正式成立。预计今年“五一”前供养中心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全区五保等特困老人将搬进新家,老人入住后就可以在中心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北戴河区特困人口供养中心为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事业单位。中心占地14.16亩,院内建筑物总面积27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00人入住,总投资达800万元。该供养中心以“使老人满意”为宗旨,从硬件设施到内部管理处处为老人着想。结合特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特点,供养中心分生活区、休闲娱乐区两部分。生活区有老人住室、餐厅、洗衣房、医务室;休闲娱乐区有健身室、棋牌室、多功能厅等。
据悉,从2006年4月起,北戴河区就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作”的要求,积极研究谋划特困人口供养中心建设问题,经多方协调对一疗养院进行了重新改造。目前,该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和工作人员岗前培训。
辽宁日报:锦州市民买房享受8项优惠
3月26日至30日,锦州市将举办春季房交会。日前,该市公布了8项优惠政策,以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这8项优惠政策是:免收购商品住宅抵押登记费;免收二手房查档费、减半收取二手房交易手续费;公证费由3‰降至2‰收取;置业担保服务费由1‰降至0.8‰收取;减半收取房产评估费;购参展商提供的商品住宅按75%收取公共设施维修基金,25%由开发企业承担;购商品房按揭贷款抵押公证费由开发公司承付;“押旧房换新房,零首付购房”。
据悉,房交会期间,除进行新楼盘、二手房展示外,家装、建材等相关行业也将入场,相关部门还将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开发企业推出优质廉价商品房或认购券进行促销,开辟“购房直通车”,开展“一条龙”服务,由售房企业全程代理承办各项手续;公交总公司加开通往会场的公交车;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办理交易手续。市房屋产权监理处等部门的服务窗口双休日继续办公,并且在展会期间视情况适当延长办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