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沪深股指连续两日的暴涨,令此前笼罩市场的阴霾一扫而空。不过,对于秉承长期投资理念的基金而言,一时的反弹并不足以决定投资方向。由于宏观经济面的警报尚未解除,上市公司盈利下滑的趋势尚未止步,基金们对于后市仍然多持谨慎态度。分析师认为,从目前基金的仓位和近期操作轨迹来看,此次反弹或成为部分基金调仓的良机,但在市场趋势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基金大幅加仓的概率较低。
救市政策缓解信心危机
政策利好的三箭齐发,造就了沪深股指的近两个交易日暴涨,也令众多基金经理们信心为之一振。此前,他们因为市场暴跌导致的基金净值不断缩水而备受指责,他们也出于对后市的担忧而不断减仓。
上投摩根认为,在股指连续重挫之后,三条利好被市场认为是“维稳”政策的实质性反映,极大的激发了市场人气,特别是汇金公司对工行、中行、建行进行增持的消息,虽然并没有披露时间和金额,但对被恐慌性抛售的银行股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对其股价走势形成了重大支持。
泰达荷银则指出,海外市场金融海啸迸发,给资本市场造成重大信心危机,在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下,国家果断出手,对于稳定市场情绪和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泰达荷银认为,市场的稳定对于理性投资者的价值挖掘将有极大的促进,面对复杂情况,应保持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应对市场。
心中“石头”未落地
不过,尽管政策利好频频,但基金经理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却始终无法落地。
某基金经理表示,在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不可避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随之下滑,这是当前股市最大的隐忧;而通货膨胀能否有效遏制,以及货币政策未来走向等问题也将长期困扰股市。因此,仅就政策利好难以扭转当前市场的趋势。
事实上,在政策利好出台之前,基金仍在二级市场上不断降低仓位。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上周五大盘涨停的同时,244只偏股型基金平均平均净值增长率仅为5.79%,这意味着目前偏股型基金的整体平均仓位不足六成。
非周期行业成调仓首选
分析师认为,在对经济面的担忧未能消除之前,反弹只会成为基金们调整持仓结构的机会。不过,此次调仓与3000点反弹时有所不同,基金不会因调仓而做空市场。
在此次反弹之前,基金主动调仓的意愿已露端倪。在上周金融股的暴跌中,基金是减仓的主力,以工商银行为例,大智慧TOPVIEW显示,从9月11日至9月18日5个交易日中,其机构持股比例从31.1%直接降低至29.1%,而基金成为最大的卖方。此外,此前坚挺的基金重仓股纷纷落马也显示,基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集中持股,以控制投资风险。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抛开经济面不谈,市场估值已经在合理区域内,不必要过分悲观,但为了规避风险,非周期性行业会成为调仓的主要选择。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暴跌以来,基金的投资主线并没有太大变化,医药、食品等非周期性行业和消费类仍是基金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可以关注此轮反弹中基金资金流向,其中或许蕴涵一定的投资机会。
在此次反弹之前,基金主动调仓的意愿已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