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率先开发开放,带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在,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进入“国家战略”,滨海新区如何带动环渤海的跨越发展就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话题,而在最近两天的股市中,这个题材被演绎到了极致。
炒作浦东板块的启示
回顾历史,浦东概念股在上世纪90年代的几次炒作过程或许可以给今天炒作天津滨海概念带来一些启示:在1994年8月启动的最著名的333行情中,外高桥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之初,人们对港口运输行业寄予热切的厚望。而在滨海板块中,G天津港与该股当时的这个地位相当。外高桥的上涨当时带动了陆家嘴和金桥等房地产股的启动,而G津滨及拥有土地概念的津劝业就是房地产股的代表。然后热点扩展成“新上海概念股”,1994年当时新上市的隧道股份作为市政工程的代表,耀皮玻璃作为制造业的代表以及凌桥股份作为公用事业的代表都得到了充分的炒作,其对应滨海板块中的股票是G泰达、天津磁卡和G滨能。
国际化估值制约疯狂炒作
大盘点位的不同导致这次炒作与浦东板块有所不同。1994年那次浦东概念股行情是在大盘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从1558点急跌到321点以后启动的快速反弹行情。而现在的大盘从漫长的下跌过程中刚刚复苏过来,短期行情正接近尾声。
而股票估值越来越趋于接轨国际水平,当年可以把凌桥股份的市盈率炒到100倍以上,而现在肯定不会发生。就估值水平来看,不少机构认为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市盈率应在15到17倍左右,现在开发区板块整体上涨空间不是很大。而且香港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房产股股价都在净资产值之下,如最出色的纯房地产公司股票新世界发展,每股净资产18.89港元,而其股价只有13.6港元。所以这些A股即便获得重新估值,提升净资产,也未必能像当年那样疯狂炒作。
投资价值何时浮出水面
滨海板块又是一个故事,从长线看,它们受到政策扶持,公司业绩可能会有好转;从短期看,有资金介入后,像G鑫茂这种大幅亏损股也能鸡犬升天,这一批个股短期仍能保持强势。但当喧嚣平静之后,真正值得投资的股票才会浮出水面,而大部分随概念被拉升的个股都会退潮,这是投资者必须警惕的。
滨海大开发带来多大的机遇
昨日以滨海板块为主的环渤海概念股表现十分突出,G津滨、G滨能、G广宇、G鑫茂、津劝业等纷纷涨停,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未来五年,天津市将努力将滨海新区打造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所有这些都表明,滨海新区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结合基本面的变化,我们认为以滨海板块为核心的环渤海概念股票正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
大开发点燃做多激情
从资金盘面来看,受到诸多利好政策刺激,天津的滨海大开发股票无疑成为了环渤海概念的领涨龙头,G津滨、G滨能的连续涨停就是一个极好的印证。滨海新区的大开发有望再造当年深圳、上海浦东新区加快对外开放所创造的辉煌。而得益于滨海大开发,相关上市公司也迎来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使得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迅速提升,并成为资金追捧的热点,相关股票比如G津滨、G滨能、G泰达等最近都出现了连续上涨,并带动了其他相关股票的走强,充分显示滨海开发板块蕴藏着巨大投资机会。
环渤海概念酝酿整体机会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力度的目的还在于加快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
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并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
由此,不但会为当地上市公司创造难得的发展机遇,还会极大地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滨海开发股票的火爆也是环渤海概念即将整体走强的一个前奏。
建议重点关注四类上市公司
结合最近市场热点、资金追捧方面以及未来公司成长潜力,我们认为环渤海概念股票后市还有一个反复挖掘、反复走强的机会,其中,四类股票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物流类股票,这是由环渤海经济圈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多次提出要重点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的物流、交通枢纽作用,港口类股票尤其值得关注;二是房地产类股票,升值、增值预期是目前资金最为青睐的热点之一,而开发力度的加大无疑会提升地产类公司的投资价值,尤其是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公司,未来增值潜力更大,这恐怕就是滨海开发区地产类公司率先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公用事业类、能源类公司,因为公用事业类公司将在开发区投资中得到长足发展;四是高科技类公司,因为环渤海经济区有许多老工业基地,技术实力雄厚,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的大环境下,相关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津劝业 讲述重估故事的天津股
近日天津板块风生水起,天津股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人气群体。周一天津股及其延伸题材股继续表现出色。从效应延伸宽度上看,津劝业(600821)的涨停就引人注目。综合而言,它是一个典型的天津综合开发建设直接受益的商业类公司,属资产重估题材股、也属于一个需要补涨的题材股。
题材出现于好时机
我们都知道,题材对股价的刺激只有出现于恰当的时机才会发生效用。如果出现于股价底部期,利好的刺激将可能推动其大幅飚升;相反,就有可能促其见顶。此次天津板块启动就很典型。
实际上,有关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消息并不是新消息,但在国务院原则通过《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后的上周五,天津板块开始全线启动。之所以在此时能够得到市场共鸣,主要是市场对资产重估题材有了进一步认识。就在前一周迪斯尼乐园题材使G界龙持续飚升。另外,新会计准则中引进公允价值的概念,使市场对商业地产的价值重估开始得到市场的理解与认识,也使这类可能引发土地资产价值大幅上升的题材更加接近于"现实"想象。除此之外,天津股的题材出现时机还在于大部分天津股股价处于底部或远远落后同期大盘,股价本身有很强烈的补涨动力。
观察津劝业的历史走势,很明显,股价在2000年见顶后形成了一个倒V形的大幅下挫,去年七月最低探至2.22元(复权),上市十一年来形成了一次十年大轮回,股价重新回到上市初的历史低位。经过半年的反复震荡,形成一个双底形态,伴随成交量的间歇放大,实现了由弱转强的重要转换。目前的放量上攻,正好是对双底颈线的突破,技术上形成十分有利的上攻格局。题材上,除天津综合开发外,更直接的是来自于本身潜在的资产重估。
商业地产重估持续升温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拥有大量地处国内核心城市商业地产的传统百货公司的隐性资产价值出现了大幅度提升,但二级市场的股价水平又处于历史最低位区域,这一巨大反差使传统百货股的投资、投机机会开始浮出水面。
按保守估计,地处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天津、大连等中心城市的百货类上市公司,都存在一个重估资产价值大幅提升的机会。与此同时,商业景气度又在持续上升,盈利能力明显上升。业态较好或转型较早的一批商业股已成为沪深股市中新一代蓝筹股。
津劝业是目前天津市惟一一家商业类上市公司,据保守估计,公司每股净资产重估值超过10元,如果再考虑股改对价,更显得超值。
天津概念正在向外延伸
从中长期角度看,天津总体规划的实施必然会不断提升"城市价值"。受益的公司除本地上市公司外,受益更多的也有可能是来自于异地的公司,比如房地产的龙头公司G万科A(000002)就很有代表性。
一直以来,天津是万科五大核心发展城市之一,目前已开发了四个住宅项目和二个公建项目。除正在开发建设外,还有土地储备达200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大型项目东丽湖·万科城被非常完整地划分在滨海新区范围内。股价表现上,G万科A本来就是本轮行情的领头羊之一,经过短暂调整后近两周持续上攻,股价持续创新高,特别是万科B股股价持续超出A股30%以上,使A股根本找不到调整的理由。
房地产龙头股的持续强势又直接引导其他地产股。从区域上分成两大块,一是浦东板块为核心的上海本地股,如同样具有资产重估题材的G张江、G陆家嘴、G金桥等保持强势或创新高;二是深圳本地房地产股,如G宝恒、G招商局、G华侨城、G沙河等也持续创出新高,而且走势十分稳健有力。
因此,在资产重估、人民币升值、房地产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等众多题材支持下,各路机构投资纷纷重仓介入,在投资、投机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房地产股、商业股将重演十年前有过的蓝筹形象炒作,对其中的一批龙头品种可能出现的巨大涨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