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3月25日,四川长虹公布2002年报。年报显示,长虹实现收入125·9亿元,实现净利1·76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为—29·7亿元。这是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来(1998年),长虹经营性现金流首次出现负数。长虹的这份年报披露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截止2002年底,长虹应收账款仍高达42·2亿元,其中被骗传闻中的APEX欠38·3亿元(4·6亿美元)。这说明,长虹高管在此前澄清被骗传闻谈话存有不实嫌疑。
欠款未过期限可能不实
据《财经》报道,长虹掌门人倪润峰曾告诉香港《东方日报》记者,2002年度长虹与APEX的贸易总额为5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没有收回来,但绝大部分“未过期限”。但实际上,从报表上看,APEX的欠款由年初0·4亿美元增加到年末4·6亿美元。而从长虹对APEX巨额的应收账款来看,APEX出口收入基本是通过APEX实现,长虹可能是为APEX代工或者是APEX买断长虹彩电,也就是说长虹彩电出口美国销售信用链条中,长虹货款能否回收与零售商如沃尔玛等无关。又根据出口397·61万台彩电及出口收入55·4亿元推测,长虹出口的彩电应为低端产品(平均每台不到人民币1400元)。
倪润峰称APEX货款绝大部分“未过期限”可能也言过其实。据《财经》报道,为了防范沃尔玛可能倒闭带来的风险,长虹和APEX双方另外向保险公司投保,确保公司如果在两个月之内收不到货款,保险公司就要赔付。但实际上,APEX货款平均回收期绝对不止两个月,2002年度长虹与APEX的贸易总额为5亿美元(按倪润峰的说法),扣除4·6亿美元的应收账款,长虹只回收0·4亿美元的货款。据报表附注称,截止2002年3月10日,已收回APEX货款8906万美元,另有10199万美元票据在托收中。可是截止2002年3月10日,APEX新发生的欠款又有多少?是不是贷记8906万美元,又借记2亿美元(长虹2003年预计出口额是10亿美元。截止2002年3月10日,已过了近70天,差不多新增出口收入2亿美元。这些收入可能又形成新的欠款)?在这种背景下,长虹对APEX的4·6亿美元欠款没有计提一分的坏账准备,在会计上显然极不谨慎。
今年年报也有玄机
长虹除了在APEX货款上存在高风险外,笔者发现,长虹应收账款由第三季报的52亿元降到第四季报(年报)的42亿元,也有玄机。
长虹2002年总收入与上年相比,虽然有大幅度的上涨,但内销收入在萎缩。我们假设其应收账款明细除了APEX外,都是国内客户,我们会发现,2001年实现内销收入87·3亿元,内销应收账款余额是25·3亿元;而2002年内销收入70·5亿元,但内销应收账款只剩下3·9亿元。内销应收账款余额在内销收入波动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由年初的25·3亿元降到3·9亿元,这有点不正常。联想到第四季度应收账款大幅下降的事实,笔者怀疑长虹是否采用另类手法压低应收账款余额。
我们可以将长虹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兄弟公司对比,笔者随意挑了两家:康佳及海信,发现长虹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比兄弟公司慢,200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只有1·9次,而康佳是8·03次,海信是14·34次。
长虹的财务风险除了应收账款可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外,存货也有很大的隐患。截止2002年末,存货账面余额高达74·7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2·6亿元。长虹虽然对“存货—库存商品”计提了2·77亿元的跌价准备,但这个跌价准备自1990年基本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笔者的疑问是,存货跌价准备提足了吗?与同行相比,其存货周转率也明显偏慢:2002年上半年长虹为0·87,康佳(000016)为1·21,海信(600060)则为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