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不到北京,不知官小;不到东北,不知胆小。”这次国美闯关东,算是领教了“东北虎”的厉害。
事情还要回溯到8月11日国美在沈阳的第一家新店开业。由于“价格杀手” 的到来,沈阳中兴、商业城、联营、铁百四大商场在8月13日联手打出“进价再以九折优惠”的招牌,作为给国美的“见面礼”。这让人突然发现,一向以“价格杀手”著称的国美,与沈阳的商场相比,实在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不可能低于进价销售的国美遭遇了此种“超常狙击”之后,价格已高出四大商场10个百分点。一时,国美沈阳新店进入了开业以来最冷的“冰冻季”:十几个家电厂家停止向其供货,厂方促销员也全部撤出……
国美:我们遭遇不正当竞争
于是,素来在外埠有上佳表现的国美急忙向媒体求援:我们遭遇了不正当竞争。原来,四大商场除了共同推出“进价再打九折”的震撼价格外,还要挟厂家不许给国美供货。8月20日,以四大商场为核心组成的“沈阳市商业价格协作会”给驻沈各家电厂商发了一份紧急通知:“由于贵公司的积极配合,已经有效地切断了国美在沈阳地区的供货渠道,望贵公司严格控制批发渠道,并监视商品终端流向,坚决禁止货源流入国美沈阳商场……”不料,这份紧急通知当日就被家电厂商传给了国美。
对此,国美副总经理何炬表示:一、国美进沈阳不是抱着试一试的目的来的,面对市场竞争,国美不会退后半步;二、国美呼吁公平、公正的,理性的竞争,商家应该找准自身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不是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这最终会损害自己;三是商业企业的市场行为不应该成为一些个别人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手段,而应该是真正出于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考虑。
沈阳价格协会:我们不怕打价格战
沈阳联营公司总经理、沈阳商业价格协会会长高军认为,参战是为了规范市场。在全国大城市中,惟一拥有家电价格协会的城市就是沈阳。这个成立了5年的价格协会一直维持着沈阳家电市场的价格,而且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四大商场的价格低于国美,四大商场不惧怕价格战,每家都打算拿出1000万元来打这场战斗。在国美进入沈阳之前,沈阳家电黑电保持在8%、白电保持在10%的利润水平,这种价格不是暴利,没有理由指责四大商场搞垄断,因为暴利是市场垄断的重要标志。
对于国美的进入,高军说,我们一直都持欢迎的态度。如果采取遏制的态度,四大商场在8月9日、10日就会把价格拉下来。我们是在11日国美首先以低于进价销售后,才开始反击的。对四大商场低于厂价倾销的指责,高军说,我们以厂价销售,并不意味着这个价格就是成本价,这就是我们的面对相关法律的依据。我不担心指责。高军预测,假如国美能遵从沈阳的价格规范,我们愿意让出这块市场蛋糕;如果继续打下去,四家各拿出1000万元参战。高军说,我们有百货业20%的高利润做靠山,我们不怕打价格战。
厂商:我们不陪着玩儿
荣事达在此次风波中是被四大商场降价比较多的品牌。合肥荣事达 美泰克合资总公司副总裁董勤龄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董勤龄表示,这场是非启发人们思考三个问题:首先是消费者是否欢迎,其次是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以及如何应付中国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第三是政府如何管理市场。对于价格战中损失的价差,董勤龄表示,荣事达目前没做任何承诺,如何解决还要看事态的发展。不过,董说,假如双方继续打下去,荣事达将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经济学家:串通是违法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博士认为,沈阳方面是打着“规范市场”的旗号行“垄断市场”之实。沈阳四大国有商场的降价行为虽不违法,但串通是违法的。国内外有关的反垄断法律都严禁价格搞联盟,因为联盟对消费者、对市场是一种敌意的价格措施。虽然降价看起来消费者可能暂时得了好处,但排斥公平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损害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的。
“规范市场秩序”应当是形成合理的竞争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这种合理的竞争秩序不是人为安排的,而是分散的市场主体决策的结果。不存在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更不存在一个无所不能的协会,能够对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如果认为有这样可能的话,干脆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好了。
谁来维护竞争秩序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家电零售以百货店为主要零售终端的时代已经逐步被打破,家电专业连锁店利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所导致的规模和价格上的优势,在家电终端销售过程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和国际发展潮流是相符的。美国的三家最大的家电连锁专业店就被其他零售企业称为杀手店,因为他们的价格便宜,品种齐全,比其他零售业经营家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国美、大中、苏宁、三联等家电连锁零售模式,被认为是中国商业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些家电连锁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最直接的就是当地的商业企业联合抵制,用价格的或者威胁家电企业的方法进行阻止,而往往这些当地商业企业是以国有为主的百货公司。因此,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极为重要。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国美,如何在扩张中树立起“和气生财”的形象,在得到知名度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美誉度,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