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日前,创刊15年来始终以关注中国企业成长为己任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联合北京和君创业研究咨询公司在京举行了“21佳未来之星”颁奖活动,被认为“将影响21世纪中国经济格局”的21家新兴企业代表会聚北京,共同探讨中国小企业成长之道。
10多年前,IBM接待了一个学生模样的老板,IBM并没有拿他当回事,因为像这样有想法的小公司IBM见多了。现在大家知道,那个年轻人就是比尔·盖茨,那家小公司就是微软。
新世纪之初,《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了《21佳——中国企业未来之星》的年度评选活动,他们把近300家预选企业作为“21佳”未来之星的选择样本群,在37名专家、学者和10余家券商的支持下,初选了33家企业,再派出记者实地采访,最终淘出了“21佳”。
据介绍,《中国企业家》杂志选择未来21佳的4个标准是,行业领先性、制度领先性、成长性、创业者团队。这些标准叠合在一起最终指向一点:未来可预见的爆发力。如果给21佳画像,大致就是创办1—5年(73.2%),总资产500万-5000万元人民币之间(78.9%),上年销售额为1000万—1亿元(68.5%),利润在500万—5000万元(63.1%),技术国内第一(68.4%)。
这次入选企业科兴老总潘爱华认为,传统企业的衡量标准不值一提,华为去年销售额达20多亿,对我们没有什么参照意义。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很多未来之星都是今日巨子的产品服务供应商。在新松(机器人)、复星德律风根(软件)、杰事杰(工程塑料)、南都电源(新能源)的客户名单上,是春兰、海尔、上海大众、一汽金杯、华为、中兴等巨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