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8月26日,迪士尼中国网站正式开通。
随着百余名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一哄而散,当日的网站、电视和次日的众多报纸均有消息发布,各家标题大同小异:“迪士尼进军中国网络市场”。
倘若迪士尼真如这些标题所示,意在“进军”什么,那可真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之嫌。谁不知道如今在中国经营网站的艰难窘困?哪一家网站不是在咬牙支撑苦盼赢利点的到来?全世界都处在“互联网冬天”的肃杀之中,迪士尼的互联网业务在美国本土一年就亏个上亿美元,还刚刚关闭了几个网站,现在却跑到中国来指望一个中文网站帮它“抢占市场”?这说法是不是太玄了点?
所以,合乎逻辑的推断应该是:迪士尼醉翁之意不在“网”。真实意旨何在呢?
8月26日下午在北京嘉里中心二层宴会大厅里的新闻发布会上,迪士尼互联网集团执行副总裁马克·汉德勒、中方合作者海虹控股公司总裁康健乃至央视主持人的热情洋溢的语调,与其说是发布新闻,不如说是营造声势。真人扮演的男女米老鼠的蹦蹦跳跳让在场的女记者们兴奋尖叫不止,也确实唤起了这些二三十岁人的童年记忆————20世纪80年代初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给一代人的童年带来了欢乐。然而,这对迪士尼公司来说,却也是一种不无酸楚的回忆,因为自那以后,迄至今天,迪士尼的卡通片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公共媒体上。
全球娱乐业老牌巨头迪士尼的核心业务主要是三大块:电影作品、娱乐性电视频道和主题公园。而在近20年来,对中国大陆这个巨大市场,迪士尼的这三大核心业务却几乎没有任何成就可言。迪士尼主题公园没能建在上海建在了香港;米老鼠、唐老鸭们与中国的电视观众久违多年;至于电视频道,迪士尼在中国大陆更是没有任何建树。
这本来已经够令迪士尼沮丧的了,但还有更糟糕的———它的几个竞争对手已经明显抢在了前面:维亚康姆“MTV天籁村”、新闻集团的Channal[V]、Discovery、ESS体育节目等都已经在中国的电视台上获得了稳定的播出时段,AOL—时代华纳在与中国的联想集团联手搭建跨媒体平台,甚至一些重量级远不能与迪士尼比肩的娱乐文化传播公司(如美国的星光映佳公司,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有每天一小时的“每日佳艺”)都已成功涉足中国大陆。这一切,怎么能不让迪士尼忧心如焚?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届时文化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迪士尼若再无动作,只怕到时候会落得个睁眼他人狂欢、自家黯然向隅。
很明显,如果要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准备,迪士尼就必须在“政策层”下大力气做工作。与此同时,则要迅速扫清市场“外围”———唤起中国年轻的以及不那么年轻的消费群对米老鼠、唐老鸭们的亲切回忆。如果此招奏效,一俟政策上获得突破,迪士尼就有望在中国市场长驱直入、攻城掠地。
按这一分析路径,迪士尼在中国开通网站,让中国的孩子们、青年们、家长们在这个网站上浏览那些卡通人物,其意不在于什么“抢占互联网市场”,而在于攻占目标消费群的心理阵地。至于效果如何,那就真得俟以时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