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科学家日前首次在雪域高原发现长达一百公里的古油藏带。专家预测,位于藏北高原的羌塘盆地可能蕴藏着一个亿吨大油田。
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西部开发与西藏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获悉,根据多种方法,科学家进一步预测羌塘盆地油气资源量大约在四十亿至五十四亿吨,很可能蕴藏着一个亿吨大型油气田。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的油气资源主要来自海相盆地,而青藏高原恰好拥有多个典型海相盆地,一亿多年前,那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相沉积的历史很长。同时,青藏高原地处特提斯油气聚集带,这条油气带上已经发现了中东油田、里海油田等世界性大油气田,而惟独青藏高原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个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工作者就在西藏开展了油气资源的早期调查和研究工作。尤其是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七年,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投资四亿多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油气调查,调查范围涉及羌塘盆地等三个海相盆地。
调查中,面积十六万平方公里的羌塘盆地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去年七月,由成都理工大学王成善教授率领的科考小组奔赴海拔五千多米的羌塘盆地南部进一步开展野外考察,采集了大量油页岩和相关地层标本,研究剖面达三百多公里。
经过二十多天的野外考察,科技人员发现了长约一百公里的古油藏带,这直接表明了西藏高原海相盆地曾经有过大规模油气生成和聚集过程,这为寻找大油气田展示了美好的前景。通过进一步展开室内研究,科学家首次确认了羌塘盆地油气标志物——烃源岩的地质年代:大约为一点八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拖尔早期。专家认为,这种岩石年代的确定,表明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埋藏较深,勘探范围较大。